摘要:
共同生产是当前全球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模式,学界侧重从行动者角度解释共同生产“何以达成”,而 “何以有效”的效能逻辑有待深入探讨。 “虎哥回收”案例精准分析垃圾分类回收中的参与主体及其合作困境,借助正向激励等手段,成功动员和紧密联结相关行动者,突破参与障碍,展示了经由共同生产实现高效能服务的内在机理。案例表明,行动者网络中经过制度赋能的核心行动者,运用利益赋予、互惠和牵引等差异化方式,持续驱动其他行动者的参与。同时,通过流程再造和组织培育等方式重塑行动者间的关联,聚合分散、零散、消极参与的行动者,破解因主体利益取向差异和合作环境复杂导致的共同生产困局,从而显著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品质。本文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深度剖析共同生产的效能逻辑,或可拓展这一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丰富共同生产的研究视角,为中国治理场景中如何优化共同生产提供有益的理论启发和经验参照。
袁方成 彭娟. 主体驱动、 关系聚合与有效的共同生产——基于 “虎哥” 垃圾回收的案例分析[J].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5, 14(4):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