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7年 第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7-12-20
    历史与理论
    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供高等教育———纪念《霍尼报告》发表50周年
    孙宇
    2017, 6(4):  3-10. 
    摘要 ( )   PDF (10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回望公共行政从政治科学分离出来,并发展成为独立的领域、学科、科学、职业和艺术的历史,《霍尼报告》对美国公共行政领域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2017年恰逢报告发表50周年。本文回顾了《霍尼报告》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引发的争论。面对全球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转型带来的挑战,对于身处“问题多于答案” 时代的我们, 《霍尼报告》仍然余音绕梁。

    社会治理创新视角下的基层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构建
    陶林
    2017, 6(4):  11-20. 
    摘要 ( )   PDF (10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矛盾是特指中国在转型时期不同的利益群体和阶层之间、个体之间因为利益失衡导致的冲突关系。当前中国社会矛盾具有经济性、复杂性、对抗性、多变性和危害性等特征。社会矛盾治理机制存在的四大问题包括:政府理念相对滞后、治理手段单一化、预警机制不够健全、矛盾化解机制没有系统化。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构建应该遵循法治为先、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协同参与六大原则。本文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社会矛盾预警和应急机制、扩大公众参与、建立社会心理干预机制、大调解机制、改革行政复议机制和信访制度七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行政管理
    中国官员晋升驱动结构的测度与评价
    祁凡骅 陈曦
    2017, 6(4):  21-31. 
    摘要 ( )   PDF (12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官员晋升理论是解释我国经济社会现象的一个重要理论支点。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梳理,确定驱动官员晋升的四个潜变量和11个测量变量;之后根据描述统计和信度检验建构官员晋升驱动结构的三个模型;最后根据527份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CFA)确定最优模型,并通过层次回归验证各变量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官员晋升的驱动结构构成了“四驱模型”,工作表现和道德素质为前驱动力,稳步推进官员晋升;关系网络和个人资历构成后驱动力,能够显著加快官员的晋升过程,但同时也对工作积极性、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会滋生员工的离职意向。

    从线下到线上: 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机制的演变——基于“互联网+ 政务服务” 的视角
    王成程
    2017, 6(4):  32-40. 
    摘要 ( )   PDF (12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应用领域变得越来越广。近年来,互联网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而且也影响着我国的政府服务。面对互联网的“包夹”,中央政府提出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概念。研究发现,各地行政服务中心在实践“互联网+政务服务”时,它的运行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单纯的线下运作变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运作的方式,并且建立了标准化、规范化的业务流程。通过这种新运行机制的构建,不仅解决了部门之间信息共享难等老问题,还创新了政府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为广大群众和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公共管理
    基于第三方评估的高校职能部门绩效体系优化研究: 一个三年跨度的纵向设计
    刘帮成 张宗贺
    2017, 6(4):  41-49. 
    摘要 ( )   PDF (11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绩效考核和管理作为当代组织管理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备受关注,在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大背景下(特别是绩效工资方案实施),探索客观、公平和广为接受的绩效实践成为共同心声。其中,呼吁独立第三方介入这一棘手问题,成为政策和实践领域的一个重要声音。基于对某上海高校(以下简称“A 高校”)职能部门年度独立第三方绩效评估的三年实践,本研究系统审视了第三方评估下的高校职能部门绩效实践的效果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探索事业单位改革背景下的高校绩效体系优化提供可能的思路。

    新加坡高校人才战略的理念建构和实践运作——以南洋理工大学为例
    刘宏 贾丽华 范昕
    2017, 6(4):  50-59. 
    摘要 ( )   PDF (11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独立仅半个世纪的小国家,新加坡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究其原因,人才战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新加坡人才战略的制定思路与政策措施入手,以南洋理工大学的人才引进、培育和评估为具体个案,分析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新加坡人才战略的制定思路和现行做法及影响;第二部分介绍南洋理工大学近年来在教学和科研领域的发展;第三部分分析该校人才战略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第四部分探讨师资绩效考核的内容和程序;第五部分为结语部分,讨论新加坡高校发展的借鉴意义,探讨它对当前中国高校建设“双一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启示。

    信任关系研究
    使用电子政务能够提高公众的政府信任吗?
    朱春奎 毛万磊 李玮
    2017, 6(4):  60-70. 
    摘要 ( )   PDF (10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府信任是政府管理、政策执行的前提和基础,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政务的广泛建立和深入发展为政府信任改善带来新的机遇。本研究以上海、深圳、天津、武汉、长沙、重庆、成都和沈阳共八个城市3120名受访者的问卷调查结果为研究样本,检验公众对电子政务的使用程度、使用满意度与公众的政府信任之间的关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使用程度方面,信息查询使用程度对政府信任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在线申办使用程度对政府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线参与使用程度对政府信任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使用满意度方面,信息查询满意度、在线申办满意度和在线参与满意度均对使用者的政府信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基层民主、公共领导力与政治信任——基于CIRS 百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舒全峰
    2017, 6(4):  71-81. 
    摘要 ( )   PDF (11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成了当前不少扶贫干部对农民的认知,农民何以缺乏政治信任? 本文采用2015年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CIRS)百村调查的样本数据,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在精准扶贫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农民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制度背景,在既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次从制度主义视角分析了农村基层民主和村庄公共领导力对政治信任的影响作用。本文认为,当前必须加强和创新反贫困治理的制度设计,严格落实基层民主与法治,加强村庄公共领导力资源培育,完善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政策执行与政党意识形态建设,重视农村社会资本建设,培育村庄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为长期和稳定的政治信任奠定基础,巩固执政安全。

    书评
    合作视野中的公共性逻辑及其实现——张康之教授《为了人的共生共在》思想述评
    张雅勤
    2017, 6(4):  82-90. 
    摘要 ( )   PDF (10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由主义乃至整个近代以来的理论都将“社会”理解为“由个人组成的实体性存在”,因此,造就了基于“抽象的、原子化的个人”的社会构建逻辑和秉持“同一性原则”的社会治理方案,致使公共性发生逻辑扭曲和形式化蜕变。张康之教授在《为了人的共生共在》一书中基于全球化的视野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的共生共在”这一事实判断,进而重新界定社会的内涵及其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步揭开公共性流失问题的根源。根据张康之教授的观点,社会实质上是人的生活和活动的空间,包含在人的生活和活动之中,而当下“人的共生共在”的状况则要求人们必须彻底跳出自由主义传统的禁锢,根据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的需求开展合作治理,才能真正探寻到公共性形式与实质相融合的现实路径。

    政治衰败之由和政治发展之路——读《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 从工业革命到民主主全球化》
    马正立
    2017, 6(4):  91-96. 
    摘要 ( )   PDF (10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为什么会衰败? 政治为什么会发展? 如何避免政治衰败? 如何实现政治发展? 政治秩序夯筑于国家建构、法治与民主负责制三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平衡基础上。然而,有些国家则因某个维度的成长不足或各维度之间的失衡,正走向政治衰败之路。福山将中国作为现代国家建构的成功模式,追问为何其他文明没有出现这一模式。换言之,现代国家建构是导致政治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法治与民主负责制则使国家能力建构变得更有价值。自主的国家、有效的法治和负责的民主制之间的高质平衡是防止政治走向衰落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