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8年 第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8-01-17
    学习十九大报告
    基于新时代法治的大学治理现代化
    李家福
    2018, 7(1):  3-9. 
    摘要 ( )   PDF (48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坚持依法治校是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要体现。新时代下的依法治校是“法治”“法治中国”“依法治校”的有机结合。为更好地发挥法治在新时代大学治理中的作用,应厘清法益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实现权义背后利益的平衡协调。面对教育法律体系不完善、大学与政府管理权限不协调、大学内部规章不健全、治理效率较低等难题,应在法治层面精耕细作,坚持以师生为本的群众路线,确立和贯彻落实法治理念,在法律运行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环节一以贯之,促进大学治理的法治化和现代化。
    社会治理专题
    专题导言: 开启社会治理研究的新征程
    杨开峰
    2018, 7(1):  10-11. 
    摘要 ( )   PDF (17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向建构” 中的城市政府基层社会治理转型———路径、困境与未来展望
    孙柏瑛 武俊伟
    2018, 7(1):  12-27. 
    摘要 ( )   PDF (116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速城市化进程让城市经历了多重嬗变。今天,城市不仅是公众居住的空间,而且是多元社会利益进行分配、权力结构进行调整的政治社会场域。转型过程城市生活的跌宕:转换的社会环境、涌现的社会问题以及重组中的社会力量,这一切让城市社会治理何去何从备受瞩目,也将国家—社会交汇、官民交汇的城市基层治理转型问题推到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位置。本文以城市政府基层治理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城市政府面对日益复杂、不确定的环境下,在基层社会“双向建构”中,如何从“行政一元化”管理模式向多元主体共治、重构政社关系转型的路径。文章认为,近年来,城市政府基层治理在多目标框架下,围绕加强“属地管理” 的制度安排,在治理结构、治理功能和治理技术等方面展开了“多管齐下”的体制、机制调整,在响应问题、协同治理、服务供给流程及形式、治理规范与标准化、社区赋权与增能等方面形成了创新经验。尤其信息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基层改善“碎片化”缺陷,整合资源提供了重要支撑。然而,鉴于国家整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权责分配框架尚在调整、政府治理的方式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加之基层官员在“层层加码”的职责考核下规避风险的理性行为选择, 导致基层治理存在“内卷化”、目标偏离、路径依赖”等悖论问题。这呼唤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应构建开放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价值观,完善政府—社会分权共治的整体性体制和机制,致力于推进社区和社会组织发展,在重构国家—社会关系中获得创新动力。

    中国语境下的基层社区治理: 赋权与增能
    杜英歌
    2018, 7(1):  28-37. 
    摘要 ( )   PDF (68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治理理论中的基层治理,意味着对政府进行限权,是政府分权和社会自治,中国由于其政治背景和社会基础迥异,使得中国语境下的基层社区治理是在国家治理的宏大背景和框架下,由政府一元主导的社区治理,同时也是在对社区组织充分赋权和增能的基础上多元协同的共同治理。在这样的治理语境下,要做到为社区赋权和增能,政府首先要回归职能本位,为社区释放自治空间,通过制度保障和机制优化创新,充分激活基层社区自治的能量场。

    政党治理基层: 合法性、现实行动与理论回应
    邓顺平
    2018, 7(1):  38-48. 
    摘要 ( )   PDF (77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中国“党建国家” 和“党治国家” 的历史与现实,在基层治理中体现为“党治基层”,这是理解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实践基础和逻辑起点。近年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再组织化”、功能转型及各类组织创新,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提升了基层治理绩效,但也出现了诸如活动边界不清、现实行动困难以及运行成本高等问题。需要党以公共价值创造为引领,通过实质赋权、体系建设、利益协调和工具优化等,实现党自身的“治理转向”和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中国城市基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特点、趋势与反思
    张楠迪扬
    2018, 7(1):  49-59. 
    摘要 ( )   PDF (79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聚焦于城市基层政府社会治理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公共服务供给。文章讨论了公共服务供给中国语境与地方改革实践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基于多地调研、问卷调查与二手数据及资料,研究讨论了各地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的多个案例, 并考察了“前段需求感知”“流程再造” “满意度监测” “服务购买”等多项政策工具。文章认为,中国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正在形成行政供给、行政主导、社会供给“三驾马车”并存的模式,同时反思既有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行政管理
    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中把握政府组织改革的方向
    李东
    2018, 7(1):  60-69. 
    摘要 ( )   PDF (71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历史的视野中,政府组织是农业社会日益等级分化的现实与传统部落社会治理模式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人类社会及其治理结构不断变化发展的推动下,不同时代的政府组织呈现出迥异的特征,在农业社会是家长制组织,到了工业社会则是官僚制组织。随着人类社会全球化和后工业化转型的开启,社会生活中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大幅提升与相对落后的社会治理能力之间的矛盾又一次凸显出来,包括政府组织模式改革在内的治理模式变革势在必行。网络化治理是人们面对日益复杂而又严峻的社会治理形势做出的选择,其本质上是一种合作治理,也是政府组织改革的新坐标。

    养老保险并轨背景下公务员工资改革探析
    柴茂昌 叶源辉
    2018, 7(1):  70-75. 
    摘要 ( )   PDF (31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资和福利是公务员激励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并轨”改革为公务员工资改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公务员工资、福利乃至非经济性报酬都会对公务员产生重要影响,在养老保险并轨背景下政府应借鉴全面报酬的理念对公务员工资进行改革,加强公务员工资水平的顶层设计,建立公务员工资调查比较机制,科学地确定和调整公务员工资,并进一步加强公务员工资的规范管理。

    公共管理
    世界著名管理大师人口统计特征、成才动力机制与政策启示
    徐东华
    2018, 7(1):  76-84. 
    摘要 ( )   PDF (58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参照相关文献和标准,确定106位世界著名管理大师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人口统计特征的主要变量进行梳理、统计和分析,并对其成才成功的动力机制进行总结和提炼,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及建议。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在性别、国籍、职业、年龄、专业、学历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特征,他们成才成功及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由拉动力、激励力、支撑力和助推力四种类型以及社会需求、政策法律、教育开发、国家奖励、市场驱动、社会尊重、媒体褒扬、学术奖励、大师推介、企业资助、文化滋养共11种力量组成。应明确管理大师培养开发的重要战略意义,理清其制约因素,制定并实施管理大师培养开发战略与政策。

    结构理论视角下的社区志愿服务行动研究——基于两岸社区志愿服务的调查与比较
    韩芳
    2018, 7(1):  85-96. 
    摘要 ( )   PDF (83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峡两岸在社区志愿服务层面具有广泛共识。通过扎根理论对海峡两岸社区志愿服务的结构性对比分析显示,社区治理模式、社区资源配置、社会文化及价值观是影响社区志愿行动的三大结构性要素。大陆的社区志愿行动在结构上面临着独立性制约、行动支持与保障不充分以及结构要素间整合不足的困境,造成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缓慢、自主参与不足的问题。台湾地区在社区志愿服务上的结构化优势能够为大陆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发展提供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