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财政的基础逻辑及其现代操作原则——基于公共管理学视角和需求溢出理论的财政本质论
    刘太刚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2): 18-.  
    摘要500)      PDF(pc) (1281KB)(117)    收藏
    作为贯通或适用于财政实践的全部领域、用以衡量财政活动是否符合财政最终目的的实质性应然行为准则或行动逻辑,财政基础逻辑既是财政本质的体现和操作性表达,也是公共权力的应然逻辑在财政领域的延伸和呈现。基于需求溢出理论的财政本质论———公权保障论,财政的基础逻辑也就是如何通过财政资源的开发和配置来保障公共权力 (财政事权)实现其应然目标的行动逻辑。而现代财政的基础逻辑则是现代国家主权在民的权力逻辑在财政领域的延伸和呈现,也就是循义利他的公共性逻辑在财政领域的延伸和呈现,即根据需求正义来开发和配置财政资源,以保障公共权力实现其根据需求正义来解决人的需求溢出的最终目标。从这种意义上说,财政以公共管理的基础逻辑 (公共权力逻辑)为基础逻辑,是以公共管理之道 (循义利他)统御理财 (包括生财用财)之术的公共管理领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基于“情景应对-知识整合”的中国应急管理跨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逻辑研究
    詹承豫 徐明婧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2): 3-.  
    摘要333)      PDF(pc) (1738KB)(361)    收藏
    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当前理论研究热点和学科发展重点。应急管理学科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特征,该基于什么逻辑构建中国特色应急管理跨学科自主知识体系? 其构建过程会面临哪些关键内容和挑战? 论文在对应急管理跨学科知识体系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 “情景应对 知识整合”的应急管理跨学科知识体系构建逻辑,认为其构建过程包括情景导向、知识整合、融合传播三个关键点:情景导向指引了知识来源的方向;知识整合是知识结构化的必备基础;融合传播是知识传播的现实需求。论文结合应急管理跨学科教材课程和教学软件开发等方面的探索,分析了跨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学科差异与知识背景冲突、团队合作机制欠缺、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等挑战,同时对中国应急管理跨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完善提出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三治融合”:重塑当代中国基层社会与基层治理
    杨开峰 仇纳青 郭一帆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1): 3-.  
    摘要192)      PDF(pc) (1409KB)(273)    收藏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是我国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方向,应当放在重塑当代中国基层社会与基层治理这一重大历史任务中全面理解。新征程新挑战要求我们以更加成熟的治理体系和更加高超的治理能力推动基层治理不断展现新面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实基层社会基础、重塑基层社会形态。一方面, “三治融合”有助于实现多元共治、充满活力、稳定有序的基层社会重塑目标,有助于妥善处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六个基本矛盾;另一方面, “三治融合”本身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基层社会治理框架。同时,面向未来的“三治融合”建设也指向重塑基层社会的十大议程。本文基于浙江省桐乡市的“三治融合”建设实践,讨论为什么重塑基层社会是可行的,以及重塑中国基层社会的具体路径和未来议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积极抑或消极: 基层治理中的干部污名、公共服务动机和行政绩效
    任 兵 陈志霞 陈 诚 邓 琼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2): 82-.  
    摘要184)      PDF(pc) (1697KB)(119)    收藏
    基层干部素质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引领和政府行为的合法性,进而影响到基层社会治理的成效。干部污名对基层干部素质的威胁在学界已达成基本共识,因而基层干部的 “去污名化”理应成为实践界和学术界面临的共同命题。当前学界对干部污名的影响机理及其化解策略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宏观理论层次,而这一系列理论是否成立仍有待验证。综合 “压力 应对”理论和自我认知评价理论,基于520名基层干部及其直接上级的两阶段匹配数据,本文得出如下结论:干部污名感会使基层干部的公共服务动机受损,致使其行政绩效受到影响;积极型干部污名化解策略会降低干部污名感对公共服务动机的负向影响,消极型干部污名化解策略则会增强这一负向影响。本研究从污名化解的策略视角丰富了干部污名的作用机理研究,进而夯实了干部污名研究的理论基础。另外,本研究结果对被污名化的基层干部选择何种化解策略、提升化解能力有重要的实践启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利益耦合、 共同行动与情感共鸣:社会组织建构社区治理共同体的三阶路径
    许文文 石煊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1): 68-.  
    摘要171)      PDF(pc) (1717KB)(749)    收藏
    社会组织如何实现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建构? 依托个案挖掘,可以归纳出社会组织 “自下而上”建构社区治理共同体的三阶路径:第一阶———利益耦合,零散治理主体再组织,构建 “人人有责”的利益共同体;第二阶———共同行动,突破集体行动困境,构建 “人人尽责”的行动共同体;第三阶———情感共鸣,找回 “公共性”,构建 “人人享有”的情感共同体。通过比较,该路径与党政力量主导的 “自上而下”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路径由于关键行动者所具备的核心资源不同,在组织结构、联结策略、运行机制、治理效果等维度上的表现均存在差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政治动能: 基层试点方案进入中央决策议程的机制分析
    刘 鑫 李 雪 王路昊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2): 65-.  
    摘要171)      PDF(pc) (1692KB)(134)    收藏
    基层试点方案进入中央决策议程并非是自然而然的,而是经过基层精心策划和不断努力的结果,基层能动性的发挥具有驱动政策创设、局部政策试点和影响中央决策议程的作用。本文按照 “概念构建-案例实证-框架生成”的逻辑,分析了试点方案通过基层自主助推,最终进入中央决策议程的完整过程机制,将个案分析辅以影子案例开展过程剖析与机制挖掘,归纳了政治动能概念的类型化及其现实表征。基于 “科技界的小岗村”的知识产权权属改革个案分析,挖掘归纳出共识式动能、宣传式动能、结盟式动能、决策影响式动能四种政治动能的类型、特点和功能,剖析了基层试点政策方案之所以能够进入中央决策议程的关键内在能动性机制。研究发现,蕴含在基层自主创设政策行为和政策试点中的多种类型的政治动能以凝聚共识、扩大影响、获得认同和触发势能的方式影响基层试点政策方案进入中央决策议程。本文构建了政治动能作用于基层自主政策创设与试点行为的理论框架,提炼并丰富了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本土化表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公共政策如何回应民众关注?——基于注意力分配视角的21类政策议题分析
    秦晓蕾 李宁 薛惠玲 黄靖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3): 21-.  
    摘要137)      PDF(pc) (5136KB)(295)    收藏
    本研究以注意力分配为视角,实证研究我国国务院公报 (2011—2020年)输出对民众关注度的回应,探索中国场景下公共政策回应的内在逻辑和中国特色。研究发现如下:一是议题类型对政策回应有显著影响。民众关注的民生类议题如医疗健康、教育、社会住房政策议题,较之其他议题,更容易获得政策回应。二是公共政策回应民众关注往往具有时间滞后性。在国务院公报的21类政策中,农业政策回应民众关注具有滞后性。三是政策回应民众关注过程中,还存在着注意力溢出和注意力竞争现象。由此,本研究认为我国公共政策对民众关注的回应本质上是政府决策系统吸纳民意,并按照注意力配置的优先次序对民众关注议题进行权威性政策回应的过程;有限注意力空间约束下的高回应性与回应式困境的博弈,推动着我国公共政策短期间断或长期均衡的动态变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中央环保督察如何影响空气污染治理?——中国337个城市日度面板数据的新证据
    张振华 赵明诚 冯严超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3): 71-.  
    摘要137)      PDF(pc) (1461KB)(177)    收藏
    中央环保督察制度是中国环境监管机制中一项创新性制度安排,探究其空气污染治理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中国337个城市2015年10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日度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首轮中央环保督察和 “回头看”政策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无论是首轮中央环保督察还是 “回头看”政策,总体上都能够显著地改善被督察地区的空气质量,但其对不同污染物改善效果均呈现出异质性特征。首轮中央环保督察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能够长期改善空气质量,但 “回头看”政策却不具备长期治污功效,并且客观上存在一定的 “报复式污染”现象。首轮中央环保督察和 “回头看”两种政策针对不同污染物的治理效果表现不同,并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中央环保督察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效果受到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而呈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特征。本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央环保督察的制度设计,改善空气污染治理效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绩效目标、 官员特征与地方政府PPP项目投资偏好
    王学军 余浩然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3): 3-.  
    摘要135)      PDF(pc) (1291KB)(123)    收藏
    PPP模式是公共服务供给的新方式,在我国推广应用的过程中,经济性PPP项目和社会性PPP项目在数量和投资额上都呈现出结构失衡特点。基于激励视角,本文选取 Wind数据库2014—2019年地方政府发起的PPP项目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层面探究地方政府绩效目标和官员特征对PPP项目投资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绩效目标对社会性PPP项目投资偏好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官员任期与社会性PPP项目投资偏好存在正相关关系。官员特征在绩效目标与PPP项目投资偏好之间发挥调节效用,即随着官员年龄和任期的增加,绩效目标对社会性PPP项目投资偏好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本文丰富和拓展了官员内外部激励如何影响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的相关研究,为解释不同类型PPP项目分布差异现象以及促进PPP模式均衡有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理论依据,同时证实了传统晋升锦标赛理论的有限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新安全格局背景下城市安全韧性评价框架: 探索与构建
    朱正威 郭瑞莲 袁玲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3): 138-.  
    摘要134)      PDF(pc) (1362KB)(472)    收藏
    安全韧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新范式,是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态场域。在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导下,城市安全韧性评价的实践需求日益迫切。然而,国内已有的城市韧性与城市安全韧性评价体系因理论研究相对不足、指标设计与实际贴合度偏低等原因而无法满足当前城市安全韧性评价的需求。鉴于此,本文立足新发展阶段,开创性提出三维韧性视角,并构建出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和方向性的城市安全韧性评价框架,强调评价结构性韧性应重点关注党委集中统一领导体制、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制与相关制度体系;评价功能性韧性应重点关注城市发展与安全统筹机制、工程项目与非工程措施整合机制、常态治理与非常态应急转换机制、信息纠偏与组织学习机制等;评价保障性韧性应重点关注资源配置优化、数字技术赋能和法治规约支撑。这一框架意在为安全韧性城市评价提供学理依据和管理工具,有助于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基石,实现经济社会的安全发展、转型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公民参与的数字化 “回声”: 信息公开如何塑造意见表达
    王翔 白劼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4): 11-.  
    摘要121)      PDF(pc) (1456KB)(77)    收藏
    在信息技术更新迭代的数字化浪潮中,实现治理方式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政府改革的前沿趋势。建设阳光、透明、开放的政府,是实现数字化转型、重塑政府和公民关系的重要方式。本文从数字政府建设的时代背景出发,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系统讨论政府信息公开之于公民意见表达的系统性影响。研究发现政府信息公开显著提升了公民意见表达的活跃性,这种影响效应会因地方数字化转型程度而产生差异。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政府回应力和社会公平感构成了解释两者间关系的重要机制。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 “政府 公民”关系的过程视角,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开放型政府,将会成为未来数字化转型的可能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水滴型组织的结构、动员机制及其对平台治理的启示: 以演艺行业网络粉丝社群组织为例
    李 振 王啸林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1): 49-.  
    摘要116)      PDF(pc) (1565KB)(163)    收藏
    当下,整治 “饭圈”乱象已经成为政府互联网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网络粉丝社群组织的活动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饭圈”惊人的社会影响力背后是这类组织所具有的高度动员能力。网络粉丝社群组织不同于学术界讨论过的三类常见组织 (科层制、网络型和同心圆型组织),它不论是在组织结构还是在动员机制方面都表现出独有的特色:具有明确的组织目的和激励机制,但在团体界限上富有弹性;具有横向传递的网络联结特点,却又是单权力中心;组织内的成员虽然在社会关系上呈现弱关系的特征,但却又可以依靠情感进行动员。本文将其概括为水滴型组织。这种组织中不同类型的成员之间分别形成了不同的互动关系。通过激发多样化的情感诉求,核心人物和中间层实现了对普通成员的情感动员,而核心人物和部分中间层成员则在理性的利益计算驱使下成为各类商业资本和平台资本营利的工具。还需注意的是, “饭圈”内部的中间层并非铁板一块,部分中间层成员和核心人物间可能出现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导致某些中间层成员可能做出有违核心人物意愿的行动。最后,研究 “饭圈”组织的结构和动员机制,对政府进行平台治理也有启发:平台是政府进行社会治理的对象,是饭圈 “乱象”的幕后推手,但因其已具有自主性,亦可以成为国家治理的工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医保差异化补偿政策能否推动社会就医格局秩序化?——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CHARLS) 的实证分析
    党秀云 李 霖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2): 117-.  
    摘要115)      PDF(pc) (1355KB)(118)    收藏
    社会就医格局秩序化既是分级诊疗愿景的现实呈现,也是健康中国战略的焦点目标。作为引导居民就医行为的重要政策工具,医保差异化补偿政策的实际效果如何以及是否存在服务类型上的差异还缺乏足够的文献支持。通过对CHARLS数据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医保差异化补偿政策推动了门诊而非住院就医格局的秩序化,且总体影响程度有限;政策设定的医保补偿标准与社会就医格局秩序化目标的结构性失配是限制政策效果的重要原因;政策对社会就医格局秩序化的推动作用在特定医疗服务类型中受到医疗服务能力的调节作用,政策效果的发挥还应考虑医保补偿标准与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匹配程度。研究结论为医保差异化补偿政策的完善和社会就医格局秩序化的实现提供了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试点项目如何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度化过程?——以住房租赁政策为例
    杨彩宁 吴 宾 齐 昕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2): 150-.  
    摘要114)      PDF(pc) (1533KB)(104)    收藏
    制度化过程对于实现社会政策的有效性尤为关键。受到自上而下政治权威影响的试点项目是理解政策制度化过程的重要因素。论文借鉴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理论建构起 “规制—模仿—规范”的整合性分析框架,以2016—2020年住房租赁政策的制度化过程为例,探究了财政激励型和工具创新型试点项目对政策制度化过程差异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财政激励型试点项目主要通过隐形压力与直接激励形成的规制性机制推动政策的时空扩散,地方政府在此情境中采纳试点政策的行为多是由制度供给所驱动;而工具创新型试点项目除了规制性机制的直接作用外,还通过模仿性机制增加地方政府所感知到的横向压力进而间接地推动政策的扩散;且在规范性机制的作用下,工具创新型试点项目使得地方政府政策采纳的驱动力从制度供给转变为制度需求。研究表明,试点项目能够通过推动政策的广泛扩散和激发地方政府的能动性来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度化进程,但不同类型的试点项目作用于制度化进程的程度和机制具有明显的差异。中央政府根据不断变化着的政策情境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试点项目并调整激励或授权的强度,这种灵活性正是中国政策试点制度的重要特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公共服务的战略路径与理论创新
    李宝荣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4): 3-.  
    摘要114)      PDF(pc) (1187KB)(105)    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发展,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探索,中国公共服务发展形成了制度化的战略路径,在公共服务制度、高质量就业、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健康中国建设、社会救助体系、城乡居民住房条件以及城乡社区服务质量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为发展公共服务提供了根本方向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指明了公共服务要永葆“人民性”,也指明了公共服务工作的内容与目标,即健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公共服务体系。因此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需要构建植根于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公共服务理论体系创新,未来公共服务实践应更加关注基本内涵、外延与意义、公共服务的政策设计和标准体系、公共服务的效应评估和监管体系、数字技术赋能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与公共服务体系的国际比较和经验互鉴五个方面,建设具有中国标准特色、理论特色、实践特色、价值特色与治理特色的公共服务战略路径与理论谱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时间银行中混合志愿服务的生成机制:基于多重制度逻辑视角
    魏培晔 魏 娜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1): 36-.  
    摘要109)      PDF(pc) (1388KB)(113)    收藏
    时间银行通常被视为志愿服务的一种新形式,从无偿性维度可将该特殊志愿服务类型定义为低偿志愿服务,以区别于传统的无偿志愿服务。近些年来,部分中国的时间银行开始出现两类志愿服务兼容的混合形态,也就是 “混合志愿服务”,并对时间银行的可持续运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基于多重制度逻辑视角结合案例分析得出,混合志愿服务主要生成于三种机制:通过时间币分割和分配志愿劳动成果,实现了低偿志愿服务和无偿志愿服务的整合流程设计;建立公益基金专门管理捐赠时间币,实现了两类志愿服务时间币流通的管理制度区隔;另设平台结合基层党建动员党员参与,配合独立的公益基金实现了党员参与无偿志愿服务的组织区隔。在复杂的制度环境中,市场逻辑与公益逻辑相互竞争可能会导致混合志愿服务失灵问题,而政府逻辑的介入以及党建的价值引领与资源整合功能的发挥可以对其进行缓解。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治理结构与基层政府财政重整行为
    李 青 庞 伟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2): 48-.  
    摘要101)      PDF(pc) (1378KB)(93)    收藏
    财政重整是各国政府债务风险应急管理的主要措施,在债务风险超标或出现债务违约事件的情况下启动。2016年我国对地方政府推出了财政重整政策。本文基于 “控制权”模型提出了四种类型的治理结构,考察了在不同的治理结构下,我国基层政府的财政重整行为及其差异。应用DSO范式的多案例研究方法,对四个债务风险超标县 (区)的研究发现,当债务风险指标超标而需要降低时,处于高度关联型和激励关联型治理结构下的县级政府会采用政策规定的举措进行财政重整,属于 “程式性应对”。处于行政发包制和松散关联型治理结构下的县级政府,则会进行 “变通性应对”。此外,在财政重整终止后,部分县 (区)的债务负担率、土地出让金和从市级政府获得的转移支付规模不降反增,说明财政重整并未能有效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和促进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本文丰富了组织学视角下的地方财政管理研究,也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概念内涵与分析框架
    孟凡蓉 张润强 陈子韬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4): 103-.  
    摘要101)      PDF(pc) (1408KB)(107)    收藏
    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引领下,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立足于国家创新体系源起与发展,从效能及整体效能的含义出发,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概念内涵,构建了以主体效力、制度效应、空间效用为主要维度的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分析框架。并从提升多元创新主体效力、激发科技创新制度效应、增强创新场域空间效用三方面提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践路径。本文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下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价值,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理论阐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论自我优待的行为定性与治理路径
    贺斯迈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1): 154-.  
    摘要99)      PDF(pc) (1596KB)(176)    收藏
    自我优待是在平台兼具规模化和双重身份的前提下,因为实施自利行为而破坏相邻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自我优待的行为核心体现为自利,至平台经济时代才首次被认定违法,这是平台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代表性的问题。从行为方式和行为产生的竞争效果而言,自我优待属于典型的垄断行为,但逐一对比多个类别的滥用行为以后,发现反垄断法存在明显的适用不足。欧盟与美国等主要辖区通过一系列的报告和立法尝试对互联网平台形成新的威慑。一方面,这些立法举措证明了现有反垄断法规制方案的不足;另一方面,这些报告和立法是否能解决当前自我优待的规制困境仍存在争议。现阶段应当在充分运用反垄断法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监管的手段对自我优待进行综合治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低碳试点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效应——基于多维数据的实证研究
    要蓉蓉 郑石明 邹 克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2): 131-.  
    摘要98)      PDF(pc) (1529KB)(103)    收藏
    低碳试点政策是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提出低碳试点政策 “目标—资源—信息”传导机制分析框架,利用城市层面的多维数据实证检验了低碳试点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发现:通过 “目标—资源—信息”传导机制,低碳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试点省市的碳排放强度,不同类型数据的检验表明该结论具有稳健性。在目标导向传导机制下,目标通过层级压力实现传导,使得两批试点均取得显著降碳成效,且第一批试点的降碳成效优于第二批试点;在资源驱动传导机制下,碳排放交易试点与环境政策资源均在低碳试点政策的基础上产生了显著的叠加或交互效应,体现出政策资源的协同增效;在信息互动传导机制下,中央的有效指导与地方的积极反馈,实现了信息 “传递 反馈”良性互动,产生试点政策长期增强效应。本研究对于优化低碳政策传导机制、发挥低碳政策降碳效应,支持“双碳”目标实现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有效市场有为政府” 模式的建构及其限度
    竺乾威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5): 3-.  
    摘要95)      PDF(pc) (1212KB)(127)    收藏
    “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提出表明中国正在建构一种新的政府市场关系模式。这种新的模式既是对新形势下政府市场关系变化的一种回应,也是对以往政府市场关系的一种突破。新模式的建构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它需要突破价值、权力和利益三个方面的限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公共管理研究中的机器学习方法——原理、 应用及挑战
    刘闻博 王丛虎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5): 152-.  
    摘要95)      PDF(pc) (1476KB)(80)    收藏
    社会数字化的发展使得机器学习方法愈加受社会科学研究重视。尽管机器学习方法对公共管理研究存在巨大价值,但该方法在现有公共管理文献中的运用仍相对有限。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机器学习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然后整理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公共管理顶尖期刊上所发表文献中机器学习方法的具体应用,最后对该方法所面临的挑战和质疑进行了归纳和部分回应。本文认为,机器学习在公共管理研究中既可以作为一种数据收集与整理的研究方法,又可以作为一种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机器学习方法可以降低数据的收集成本,将非数值型数据转换为数值型数据,也可以用于非数值型数据的聚类;其次,在相关性分析的公共管理研究中,机器学习可以缓解 “维数灾难”,即变量数过多导致的多重共线性以及过拟合问题,从而分析变量之间的非线性驱动作用;在因果推断类型的公共管理研究中,该方法主要用来分析异质性因果,但也可以结合其他因果推断方法从而估计平均处理效应,解决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法、断点回归法、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在公共管理研究应用中所遇到的实践难题。然而,机器学习方法在实用易用性、结果解释性、研究可复现性等方面同样遭受质疑, “决策不透明”的铁笼有时也会诱发违背公共精神的风险。尽管如此,考虑到该方法潜在的巨大贡献,本文预计在公共管理研究中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将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智能时代政府治理算法化的优势、困境与应对策略
    魏远山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4): 24-.  
    摘要92)      PDF(pc) (1431KB)(77)    收藏
    在当下复杂的社会治理需求和决策环境下,算法的技术优势在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同时,正逐渐将系统型官僚推向算法型官僚。但碍于算法在技术、权力和社会维度的局限性,政府治理算法化易出现权利救济和决策理解困难、权力代理和主体责任游离、违背公平原则和民主进程倒退等难题。因此,有必要从管理视角规范政府治理算法化的过程,保证负责任的算法化;从法律视角明确政府治理算法化相关主体的责任,确保可责任的算法化;从文化视角强化伦理教育和技术教育,提升公众算法德性和素养,共同规范政府治理算法化的进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税收执法环境感知与税收遵从——基于媒体报道逃税处罚的威慑效应分析
    刘锋 黄纪强 郑铿城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1): 121-.  
    摘要91)      PDF(pc) (1557KB)(188)    收藏
    纳税人的税收诚信和遵从意识是我国税收体系发挥收入调节功能、促进社会公平的土壤。本文基于2018年我国对逃税处罚的媒体公开报道事件,应用 A-S模型的威慑理论框架,设计强度差分模型,分析纳税人的税收执法环境感知度对其税收遵从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的税收遵从显著受到其对税收执法环境感知的驱动影响,各城市公众对税收违法处罚的关注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城市的单位劳动个人所得税将提高约4个百分点,这一结论外生稳健。异质性结果表明,纳税人会因执法环境的感知差异和收入水平差异而有不同的遵从弹性,原稽查力度更弱、收入水平更高的地区更容易受到媒体报道的威慑冲击。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建立社会普遍的税收诚信、提高税收制度效能、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启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历程、 逻辑与效能: 中国财政分权的制度变迁分析
    李笑宇 任宗哲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5): 82-.  
    摘要89)      PDF(pc) (1417KB)(102)    收藏
    在关于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诸多解释中,财政分权这一制度因素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长期受到学界的关注。如何客观理解中国财政分权的制度变迁? 对这一制度进行 “是什么”“怎么样”等问题的梳理,无疑是意义重大的。本文借鉴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范式,立足中国财政制度本身,探讨中国财政分权的制度变迁。研究发现,中国财政分权可划分为权力下放改革阶段 (1949—1978年)、放权让利改革阶段 (1979—1993年)、分税制改革阶段 (1994—2012年)和现代财税体制改革阶段 (2013年至今);中国财政分权具备制度生成的合法性,又表现出路径依赖的完整性、断裂平衡的稳定性和渐进转型的包容性;中国财政分权推动的利益地方化在支撑国家治理、实现共同富裕、完善社会保障、应对公共危机层面带有正向激励,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利益地方化诱发的道德风险问题,特别是信息不对称和能力不足导致的资源错配和浪费现象频现,以及不当的财政竞争致使府际协同和调控难度加大的负面影响。本文提供了一个从变迁历程、变迁逻辑到制度效能的制度变迁分析框架,为解读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演化、理顺新时代中国财政体系提供思路和启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监督下乡、 分责秩序与乡村关系重构
    卢丛丛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2): 101-.  
    摘要87)      PDF(pc) (1325KB)(91)    收藏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背景下,监督下乡不断重塑基层治理的实践样态。伴随监督体系的层级扩大,监督的泛化、精细化以及问责强化,基于考核、督查与问责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高度强化,导致乡镇治理陷入 “责能失衡”困境。为此,乡镇依托 “分责”机制,也即通过党政统合的总体责任配置、行政包干的横向责任压实以及监督下沉的纵向责任下移,展开对此困境的应对实践治理。乡镇的分责实践塑造了以 “分责秩序”为核心的乡村治理秩序, “分责秩序”的生成本质上是乡镇在监督问责的压力型体制下积极避责的结果。在此分责秩序下乡村组成紧密的 “责任共同体”,其区别于分利秩序所塑造的乡村利益共同体,成为新型乡村关系形态。乡村责任共同体相对有效地应对高压问责的多中心工作,但也造成了乡镇体制过热与村级组织行政化等意外后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技术治官为何受地方政府官员欢迎?——以S省L市环境移动执法系统升级工作为例
    孙雨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3): 54-.  
    摘要87)      PDF(pc) (1320KB)(77)    收藏
    技术本应是上级政府用来监督和控制地方政府官员的重要工具,却受到地方政府官员的欢迎。为了挖掘和解释这一怪异态度背后的逻辑,本文以S省L市环境移动执法系统升级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很多地方政府官员的初始动机是好的,他们之所以做出与组织正式规章制度相悖的行为,主要是因为受到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科层关系的影响。而 “技术治官”为地方政府官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他们用技术来压制关系,以实现自我保护的目的。本文认为技术能否压制住关系,一方面取决于技术硬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关系强度。不同的技术硬度以及关系强度,可能会诱发地方政府官员做出不同的行为策略选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行政引领型的社群治理:乡镇护林防火体系的制度与组织建设
    顾 昕 周凌宇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1): 20-.  
    摘要86)      PDF(pc) (1587KB)(110)    收藏
    森林火灾具有突生性、危害性和难处置的特征。既有基层林火治理依赖于以命令与控制为特征的行政机制。乡镇政府以及相应的治理人员负担沉重,体现在林火散发防不胜防、散火扑灭疲于奔命。基于社会治理的治国理念并借鉴国际公共治理变革前沿理论,本文构建了行政引领型社群治理的分析框架,探索更具敏捷、适应和韧性特征的基层护林防火治理之道。以S省省级护林防火示范乡镇青林镇为案例,本研究发现,乡镇政府通过行政介入、行政赋权、行政监督的方式,在原本社群机制近乎完全失灵的社区创设社群公共议题,培育社群社会资本,整合社群规范制度,激励社群公共参与,实现了行政机制与社群机制的互补嵌合,达成了护林防火的社群善治。本文展示了行政引领型社群治理的理论逻辑及其在中国乡村基层护林防火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借此超越奥斯特罗姆多中心治理理论并践行社会治理理念,探索行政力量是否有可能在社群治理难以自发演进形成的境况下授权赋能社区,激活社群机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施文凯 董克用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4): 117-.  
    摘要86)      PDF(pc) (1275KB)(211)    收藏
    在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引入个人账户、建立起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激励和效率的追求则是这一决策的核心理念。从理论层面看,基本养老保险激励机制主要通过制度结构和运行机制得以实现。现行制度的激励强度已足够高、激励宽度已足够广,但是20多年的实践证明,激励效果并未显现,约束力度反而明显不足。这既与个体理性的主观因素相关,也深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客观条件的影响。从国际经验看,当公共养老金遭遇危机时,放弃参数改革方案而选择私有化途径,看似捷径,实则歧途。激励并非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唯一目标,甚至不是主要目标。个人账户能够实现的激励作用,社会统筹同样可以实现,关键在于制度设计而非制度模式。由于强化激励势必有损公平,因此,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不宜过分强调激励机制,而是应将体现法定义务的约束机制放在首位。从中国实际看,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性因素、引入个人账户的历史性因素和参数约束不足的制度性因素等共同导致制度运行面临财务不可持续风险,也造成多支柱养老金体系结构失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当前的突出问题不是激励不够,而是约束不足;参量改革的工具远未用尽,更不应借以 “激励”之名扩大个人账户规模。改革建议方面,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应当实行统账分离、回归现收现付模式;强化法定义务和约束机制,通过完善待遇计发办法实现适度激励功能;在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有序发展自愿性的积累型养老金计划。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中央督察常态化下的地方政府行为选择——来自中央环保督察常态化的经验证据
    杨建坤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3): 116-.  
    摘要86)      PDF(pc) (1632KB)(75)    收藏
    中央环保督察作为一种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供给,已逐渐实现常态化,并影响着地方政府的行为和治理实践。地方政府在常态化的中央环保督察下会表现出何种环保行为,相关的经验研究仍然不足。本文利用2014—2020年中国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2017年 “六大区域环保督察局”的成立视为中央常态化环保督察的准自然实验,以各个地级市与其所属区域环保督察局的空间距离作为处理组划分依据,采用强度DID方法实证回答了上述问题。研究发现:(1)常态化的中央环保督察虽然推动地方政府将更多的注意力资源分配到环保任务中,但是地方政府会采取象征性环保行为和选择性环保行为。地方政府既没有针对违规主体采取更加严格的惩罚措施,也没有积极治理那些未被中央经常考核的污染物。(2)区域环保督察局的纠偏作用具有明显的距离效应。当地方政府到其所属区域环保督察局的距离小于200公里时,地方政府会收敛象征性环保行为,然而选择性环保行为会随着地方政府到区域环保督察局距离的增加愈发明显。这是由于地理距离所带来的环保监管成本所致。(3)中央给予地方财政支持最有助于区域环保督察局发挥常态化的监管效果,而中央的人事支持和公众的参与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常态化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不足。文章刻画了地方政府在中央常态化监管下的行为选择,进而为明晰常态化的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完善常态化的中央环保督察制度设计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预算公开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王 斌 王秀芝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1): 101-.  
    摘要85)      PDF(pc) (1542KB)(149)    收藏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是满足公民生活、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举措,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官员行为理论结合中国制度现实构建了预算公开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解释框架,同时利用中国省级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官员是具有 “公共人”和 “经济人”双重属性的 “社会人”,预算公开对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既具有直接作用,又具有间接作用。通过进一步对其进行效应分解,发现预算公开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作用仍有待提升,预算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地方政府官员考核和培养机制也有待完善。因此,建议全面深化预算公开的领域和范围,改进官员培养考核机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财政省直管县对县级财政收支平衡的改革效应——对地方财政安全的一种解释
    叶 杰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2): 30-.  
    摘要85)      PDF(pc) (1490KB)(76)    收藏
    财政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基础和保障。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是构筑县级财政安全防线的重要屏障,是解释中国地方政府财政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山西省作为典型案例,以财政省直管县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财政分权改革对县级财政收支平衡度的政策效应。采取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法相结合 (PSM+DID)的方式,识别出改革对县级财政收支比的因果处置效应,并从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机制、内部动力机制和外部压力机制三个角度验证了因果处置效应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显著提升试点县6个百分比的财政收支比,且政策效应具有滞后性和持续性。这一结论在通过改变计量方法、更换样本以及安慰剂检验后依然成立。本文从财政体制改革角度为认识地方财政安全提供了解释路径,为持续推进和深化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提供了学理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中央土地督察对地方土地出让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基于例行督察的准实验研究#br#
    刘佳 朱珊 彭佳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3): 93-.  
    摘要84)      PDF(pc) (1540KB)(73)    收藏
    作为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土地督察制度通过硬化土地利用的制度约束,规范地方政府土地出让,从而限制土地出让规模。本研究以土地例行督察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DID方法实证检验了土地例行督察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规模的长短期抑制效应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1)土地例行督察能够有效遏制土地出让规模,且此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2)土地例行督察对土地出让规模的抑制作用长期持续且稳定;(3)土地例行督察通过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从而消减了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规模;(4)被督察地区的主政官员是异地莅任,以及被督察地区的财政透明度越高,则土地例行督察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规模的抑制效果越优;(5)土地例行督察具有显著的驻地效应,土地督察局驻地地区的土地出让规模比非驻地地区显著减少; (6)土地例行督察的抑制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政策效应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没有影响。最后,本研究提出了加大土地例行督察的实施力度、促进土地例行督察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强化土地督察局权力和职能、注重土地例行督察效应的区域差异等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制造灵活性: 数字治理的组织生态及其制度环境——基于 M 省 A市的实证分析
    宋锴业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4): 39-.  
    摘要83)      PDF(pc) (1708KB)(77)    收藏
    数字治理的既有研究共享的基本假设大多是数字治理对科层组织的单向作用关系,即数字治理如何促进科层组织的优化。然而,数字治理本身的组织生态没有得到学界的关注和聚焦。文章以 M 省 A市数字治理创新的历史过程为线索,呈现了数字治理的组织生态及其背后的双向运作过程。研究发现:相较于依托科层组织展开的政府运作,数字治理通过 “入口”和 “界面”控制实现了针对公众复杂需求的抽象和简化,进而通过数据与算法促进了条、块部门围绕着社会需求进行灵活分工,以此实现政府科层组织在新的社会制度环境中的灵活性。在此条件下,数字治理与科层组织相互嵌套形成一套复合架构,这一结构兼具数字治理的灵活性和科层治理的专业性,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的优效。但两种组织逻辑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张力。在科层组织一端,部门统合可能导致数据无法根据需求流动并被切块在条块内部;在数字治理一端,权责困境使下级需寻求上级部门的帮助,而 “条块”围绕着数字治理创新绩效的创建过程又强化了基层的治理负荷,上述张力使数字治理塑造的灵活性空间收缩。结论指出,围绕数字平台体系与数据资产属性的综合制度设计是突破数字治理困境的重要制度选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预测干部容错:效率考量、合法性压力与领导特征——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预测建模
    刘展余 余洋 雷玉琼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3): 152-.  
    摘要81)      PDF(pc) (1749KB)(83)    收藏
    国家对于干部容错机制的诉求愈发强烈,但是近年来该政策在国内的扩散速度逐步放缓。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在于研究干部容错机制的扩散逻辑。在政策创新扩散逻辑相关研究中,既有研究方法大多遵循 “样本内解释”的思路。这使得相关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尤其是泛化能力,难以得到保证。为突破这一局限,本文采用 “样本外预测”的思路来探索干部容错机制的扩散逻辑。具体来看,本文基于政策创新扩散理论构建了分析框架,使用机器学习方法训练了地方政府采纳干部容错机制的预测模型,并在确保模型预测性能的前提下呈现干部容错机制的扩散逻辑。模型解读结果表明,干部容错机制的扩散主要由行动者逻辑主导,其次是效率逻辑,最后是合法性逻辑;效率逻辑、合法性逻辑及行动者逻辑三个维度中,最具影响力的特征分别为治理规模、同级采纳和主官任期。地方政府采纳干部容错机制的概率与治理规模具有负向关系,与同级采纳具有正向关系,与主官任期具有倒 U形关系。为推进干部容错机制有序发展,本文建议地方政府强化机制扩散中的领导驱动效应、科学规划干部容错机制扩散路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公众如何感知公共组织绩效?——基于两项大样本复制实验的证据
    方学梅 高煜辰 樊妍妮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4): 74-.  
    摘要80)      PDF(pc) (1403KB)(83)    收藏
    公共组织的绩效是公共管理研究长期关注的主题。本文复制了 Hvidman的实验,在中国情境下分别进行了两项调查实验。实验一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风险基金作为实验情境,探讨了组织属性 (公共/私立)如何影响公众对组织整体绩效的评估以及公共组织信念的调节效应,获得有效样本2103份;实验二以居家护理服务为实验情境,探讨了与私人组织相比,公众如何在多个绩效维度 (效果、繁文缛节、成本控制、用户导向、用工公平、服务平等)上评价公共组织,获取有效样本2131份。结果发现:组织的公私属性、个人的公共组织信念均不会影响公众的感知绩效;公私两类组织在多维绩效上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复制实验,本文发现在中西方不同的情境下,实验结果有较强的情境依赖性,理论的边界需要进行探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如何影响区域协同创新
    种照辉 位晓琳 覃成林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5): 26-.  
    摘要80)      PDF(pc) (1431KB)(51)    收藏
    区域协同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中国2008-2018年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智慧城市的协同创新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智慧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间的协同创新,具体而言,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使试点城市的城市间专利合作数 (每万人)提高约0.479个。本地创新能力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智慧城市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两个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区位条件好的城市影响更大,同时,这一影响也与城市规模的大小有关。本文为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广提供了重要参考,并为强化区域协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运动式治理能否带来持续性的公众参与?——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的公众参与为例
    翟晓祯 梅赐琪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5): 62-.  
    摘要78)      PDF(pc) (2222KB)(70)    收藏
    在运动式治理过程中,除了直接动员地方政府,中央很多时候还会动员公众参与,从上、从下一起向地方政府施压。持续性的公众参与将有利于保持对地方政府的激励和运动式治理的成果,增加运动式治理常规化的可能性。本研究首先从理论层面探索了运动式治理如何影响公众参与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短期中,运动式治理通过开放政治机会使公众参与成为可能,并通过回应公众诉求推动公众参与的扩大;但是公众政策注意力的下降以及参与渠道的不稳定等因素将威胁公众参与的长期可持续性。其次,本文选取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公众信访举报的数据检验了以上推论。结果表明,(1)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的公众参与规模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难以维持长期稳定;(2)相较于环境污染程度,经济发展因素才是决定公众参与规模的主要因素,这说明公众参与的目的可能并不是出于对环境的关心而是社会发展催生出的社会治理各方面的诉求。以上两个主要结论都表明了运动式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在实现长效化与常规化时面临的困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提高公共管理实验复制的适应性:一种贝叶斯实验设计框架
    王思琦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4): 88-.  
    摘要77)      PDF(pc) (1414KB)(49)    收藏
    近年来,公共管理实验及其复制成为提高理论可推广性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实验复制仍然面临一系列方法论问题有待解决:如何有效建立复制与原始研究的相关性与可比性? 如何合理地设计并分析复制实验,并且允许进行灵活调整? 如何优化设计来降低样本量与成本,并提高效率与效果?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实验的设计框架,为公共管理实验复制提供更具适应性的路径。与基于频率统计学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不同,首先,贝叶斯实验可以将原始研究等背景知识作为先验概率,基于数据与似然函数进行贝叶斯更新。其次,采用后验概率而不是使用P 值来检验研究假设,避免了根据显著性来报告结果等问题。在序贯情景下,可以基于先前结果快速调整后续设计,同时保证各实验臂结果的可比性。还可以基于结构性推测来确定进一步实验复制的地点、背景与样本。最后,贝叶斯实验通过将干预效果最大化问题转换为强化学习中的 “多臂老虎机问题”,使用汤普森采样等算法来确定性地分配样本,能显著降低样本量和实验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国家战略、 社会需求与机构改革——基于1982—2018年八次机构改革数据的实证分析
    张明 余丽梅 范从来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1): 135-.  
    摘要76)      PDF(pc) (1634KB)(135)    收藏
    深入理解中国机构改革的驱动因素和变迁逻辑对总结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效和宝贵经验,巩固机构改革成果意义重大。本文以改革开放后1982—2018年启动的八次机构改革为研究样本,聚焦到微观机构,实证探究机构改革的驱动因素和变迁逻辑。结果表明,国家战略是驱动机构改革的重要因素,与特定时期国家战略相关的机构更可能面临改革。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推进,社会需求也成为触发改革启动以及影响改革程度的重要因素,尤其在2003—2018年的四轮机构改革中,社会需求既能直接触发改革,又能通过影响国家战略推进机构改革。这反映了政府对社会需求的回应由早期的战略层面对接逐步转向通过改革主动应对,社会需求直接进入改革议程。另外,除机构下设司局数量外,其他机构内部特征因素对机构改革的影响很小,而财政供养人数增长过快、经济增长乏力会触发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城镇化对机构改革的影响则由正向引导转向反向倒逼。控制时间和职能类别固定效应以及采用多重插补方法进行重新估计,发现结果是稳健的。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机构改革的理性认识,还能为日后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提供历史借鉴和理论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