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5年 第1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1-17
    专题研讨1
    我国分级诊疗政策的协同性研究——基于中央和省级政策文本量化分析#br#
    傅利平 董 雨 王瑞臻
    2025, 14(1):  4. 
    摘要 ( )   PDF (30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级诊疗既是五项基本医疗制度之首,又是新医改 “强基层”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分级诊疗制度落地离不开科学完善的政策体系指引,分级诊疗政策研究有利于剖析现有政策的价值导向和演进逻辑,确保顶层设计与社会进程有效衔接。文章以中央和省级层面出台的分级诊疗政策为研究对象,建立政策工具—政策目标—政策力度的三维分析框架,探究我国分级诊疗政策体系的内部协同性。研究发现,政策工具 “供给—需求—环境”协同性较差,强供给、轻环境、弱需求;政策目标 “规模 效率”协同性有所欠缺,各阶段政策目标的辐射规模先扩大后减小;政策力度 “行政效力 内容效力”协同性较好,制定主体间有较大协同空间;“工具—目标—力度”三要素协同性不足,与现实存在偏差,尤其在推广期和突破期,工具、力度可能无法为实现目标价值提供有力支持。分级诊疗政策文本厘清了医疗利益传输链条中各方主体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约束并指导现实实践。因此,要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合理把握政策力度、协调工具目标价值、紧随现实调适政策。研究对完善分级诊疗政策体系、推进我国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实现理论与实践双重突破有重要参考价值。
    政务服务标准化改革的协作治理难题与优化——基于 “SMBI” 框架的分析
    许 飞 孔繁斌
    2025, 14(1):  25. 
    摘要 ( )   PDF (15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务服务标准化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重点问题。文章通过引入 “结构—机制—行为—互动”(SMBI)框架,结合S省 N市政务服务标准化改革历程,对比省、市、区县面对标准化改革不同的态度和做法,指出政务服务部门事权的差异化配置是政务服务标准化改革出现协作治理难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基础上,标准化与绩效考核机制的强关联性易导致改革成为组织“自我证明”的工具,增添基层政务服务部门工作负担并加剧政府间关系矛盾。然而,基层官员却能通过更多地与公众接触,率先突破科层权威寻求创新变通,推动服务型政府发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在实践中同时具备技术工具和行政过程两种属性,要以 “积极辅从性”为原则协调政府间矛盾,加强政务服务部门与外界的联系。本文在分析政务服务标准化过程中增添了中观结构、机制和微观行为、互动对改革影响的讨论,研究组织制度设计和个体行为的关系,有助于更加真实地把握标准化这一行政改革工具。
    “硬协调” 与 “软协调”: 县级部门间关系的形成逻辑及协调机制——基于浙江省L区的案例研究
    周 展 田先红
    2025, 14(1):  38. 
    摘要 ( )   PDF (15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增强部门间整合与合作,是县域治理的难点。当前,受科层制与条块体制影响,我国县级部门的碎片化问题较为突出,难以满足基层治理事务的综合性需求。围绕县级中心工作的开展,县级部门间的互动频繁,这为本文研究部门间关系提供了一扇观察窗口。根据不同部门对于资源的支配和依赖程度,将县级部门分为四种类型:资源强支配强依赖型、资源强支配弱依赖型、资源弱支配强依赖型和资源弱支配弱依赖型。部门间基于资源及权力的长期互动建立了稳定的部门关系,而不同关系叠加形成了圈层化的 “主导 边缘”部门关系网络。处于主导位置的部门为强势部门,处于边缘位置的部门则为弱势部门。研究发现,部门关系存在两种协调机制,即 “硬协调”机制与 “软协调”机制,二者在协调的主体、资源基础、手段和效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部门协调机制有效化解了基层治理体制与治理事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基层治理体制的适应能力。
    专题研讨2
    扣动公心之弦: 公共服务动机激发机制适用性与稳定性研究
    胡 悦 孙宇飞 陈子怡
    2025, 14(1):  54. 
    摘要 ( )   PDF (19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社会成员公共服务动机的广泛动员既是通过多元治理路径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核心动力,也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有效运行的基础条件。然而,现有研究存在样本量级、多样性和代表性方面的诸多局限,且多囿于对公务员群体的考察。这使得现有研究难以回答如何进行广泛激发、何种激发机制更有效,以及激发效果的跨群组稳定性等问题,难以有效为多元治理实践提供借鉴。针对现有研究局限,本文在MogensPedersen于2015年发表的公共服务动机经典研究基础上进行理论和操作优化,加入新的激发机制和比较设计,并基于全国代表性被试样本对研究发现进行复刻检验。实验结果表明,原研究未包含的政策影响机制,其激发效果不仅最好,而且明显优于利他主义和自我价值机制。在稳定性上,集体主义和自我价值机制显示出了更小的跨群组差异。在激发机制效果的条件因素上,性别和年龄因素显示出了超越家庭收入、教育水平等社会经济变量的影响作用。
    接诉即办中干部担当作为的动机与行为及其关联模式
    辛自强 李于凡 肖必鸿 周文晴 刘 宁 薛钦水
    2025, 14(1):  72. 
    摘要 ( )   PDF (15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担当作为是对新时代干部政治品格与工作表现的要求,它对做好接诉即办工作同样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25名干部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提炼出干部在接诉即办中担当作为的动机类型和行为维度。结果显示,干部的动机分属于压力型、工具型、认同型、使命型和沉浸型五类,这些动机构成一个自主性依次增加的序列。其驱动的行为表现涵盖工作定位、工作风格、工作方法和工作创新四个维度,每个维度都涉及高低两个解释水平的行动。并且,随着动机从受控到自主,干部在四个行为维度上均呈现出从低解释水平向高解释水平行为的转换。本研究细化了对担当作为动机类型和行为表现的理解,揭示了二者的关联,对干部的培育和选拔工作具有启示意义。
    情景剧式说服: 基层执法的策略组合与生效逻辑
    甘 甜 王盈盈
    2025, 14(1):  88. 
    摘要 ( )   PDF (17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层执法人员如何采取策略来应对执法的冲突性和不确定性是关注的焦点,但是已有研究多从权力、行为和情境展开分析,较少揭示被执法者从抵抗到遵从的心理变化机制。论文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基于 Hovland的说服理论,对 X市 Y街道城管说服占道商贩的场景、行为、话语等策略开展参与式观察,进而提出了基层执法的 “情景剧式说服”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基层执法者在街头执法时,会通过角色扮演、台词交替、场景切换等方式对被执法者进行说服;被执法者从抵抗转变为遵从的态度,是由于信息学习、相符机制、情感迁移和反驳机制的相继作用。这一心理转变机制在街头开放场域中社会弱势群体的行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反映出在 “短时期爆发对抗”和 “彼此知情”情境中,基层执法人员通过经验积累而形成的耐心资本。同时,它打破了基层执法人员内部 “铁板一块”的均质假定,揭示了在岗位 (服务或监管)、性别 (男或女)、职务 (高或低)、场景 (新或老)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论反映了基层执法人员在执法行为策略及组合上的自由裁量动机应变过程,并为提高基层执法效果提供了 “以人民为中心”的心理参照样本。
    剪不断理还乱: 公共组织繁文缛节感知和罗生门困境
    彭珮文 杨 一
    2025, 14(1):  108. 
    摘要 ( )   PDF (16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繁文缛节即组织中冗余、无效且造成额外负担的规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要求将公职人员从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真正落实简政放权,但这一桎梏却始终难以被破除。为理解这一顽疾难以被削减的原因,本文以 R大学为例,从组织内低 中 高全层级的角度 (青年教师—学院领导—学校领导)出发,聚焦于 “完成教师培训课程”的职称评审要求,通过参与式观察、对103名青年教师问卷调查及与22名教学及管理人员的深度访谈,分析这一被青年教师视为繁文缛节的规则为何难被撼动。我们发现,组织中不同层级成员的繁文缛节感知存在层级间差异,这种差异成为 “繁文缛节罗生门现象”出现的基础,即不同层级就产生繁文缛节感知的责任归属上 “顾而言他”“互踢皮球”,就削减繁文缛节感知的责任归属上 “袖手旁观”“自我辩护”。该罗生门现象有碍组织内的各层级采取有效的行动来化繁为简,是繁文缛节难以被根除的重要原因。
    以受众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研究:构建、 重塑与感知的三重视角
    李红霞 陈思丞
    2025, 14(1):  125. 
    摘要 ( )   PDF (17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声誉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对于政府获得广泛公众支持和应对外部冲击至关重要。有关组织声誉研究,强调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能为高效能政府治理提供新理念,是近年来国际公共管理的前沿领域。过去20年间,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研究成果数量不断增加,但其研究大多从组织层面出发,忽略了受众层面的主观特征和组织 受众之间的互动。为此,不同于以往以组织为核心的声誉综述,本文以受众为核心进行声誉文献梳理。首先,回顾以Carpenter为核心人物的组织声誉理论,指出政治学和组织学视角下理解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的主要理论观点;其次,从组织和受众,这二者互动的整体性视角出发,系统探析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的 “构建 重塑 感知”内在机制;最后,提出组织声誉理论对我国公共管理实践的政策启示,并给出未来三个潜在研究方向:常态化情境公共部门组织声誉构建、领导者与组织 受众互动关系对组织声誉的影响、组织 “建构声誉”与公众 “感知声誉”偏差研究。本研究丰富了组织声誉理论,可为我国声誉管理实践与政府创新治理提供参考借鉴。
    论文
    绩效信息、 政府层级与预算分配逻辑——来自Z省中职院校预算资金分配的经验证据
    黄志雄 凤羿辰
    2025, 14(1):  140. 
    摘要 ( )   PDF (15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财政治理新领域,是新时期构建现代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门。本文以2021年度Z省中职院校教育预算资金分配结果为研究样本,探讨绩效信息在中国地方政府预算决策中的作用机理,并检验了不同层级的政府对于绩效信息的利用程度。实证结果显示:(1)绩效信息的预算决策逻辑符合对话理论,即绩效信息能够影响政府预算决策,但并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2)不同层级的政府对于绩效信息的利用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相比于区县政府,省级政府对绩效信息的利用程度更加深入。层级越高的政府越偏好利用绩效信息以解决其预算分配信息不对称问题,发挥绩效预算的奖惩功能;而基层政府则更加期望均衡化补短,绩效预算决策理念并没有兑现。
    社区自组织的社会资本结构化与制度化探究——基于社区冲突治理中民间互助组织的扩#br# #br# 展案例研究#br#
    程秀英 刘孟翔
    2025, 14(1):  155. 
    摘要 ( )   PDF (16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单位制的解体,中国城市的居住空间、社会组织形式,以及基层政府的管理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如何解释社区中的居民自组织行为与基层政府的社区嵌入性之间的关系成为理解我国新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关键。本文基于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对一起长达六年的社区冲突事件进行扩展案例研究,从社会资本建构的视角来分析社区自组织的形成过程、发展机制,及其制度局限。研究发现国家提供的法制等无形资本有助于个人的人力资本向社区社会资本的转变,从而促进社区自组织的形成。圈层嵌套的网络结构,线上线下的共同体构建,以及民主协商规范的形成促进了自组织基于融合性以及链合性社会资本的结构化过程,以此克服了自组织的脆弱性。自组织发展后期与居委会及业委会的互动未能成功建立和国家之间的联结性社会资本,揭示出自组织在当前社区治理体系中持续发展的制度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