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8年 第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8-03-17
    理论探讨
    总体性视角下志愿服务的组织策略转向:从管理到合作
    刘子洋 魏娜
    2018, 7(2):  3-13. 
    摘要 ( )   PDF (10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伦理体中的慈善——驳公民公益论
    褚蓥
    2018, 7(2):  14-24. 
    摘要 ( )   PDF (10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我国,公民公益受到理论界的热捧。而与之相反的是,在实践中,公民公益发展滞缓,公众接受程度低。这一状况的出现,是与我国社会结构的特点有关系的。我国的社会结构不同于西方的“共同体”结构。它是一个伦理体。共同体以“个人” 为组成元素,而伦理体则以“家庭”为组成元素。共同体注重个人间的利益交换,提倡公共利益;而伦理体则注重“爱” 的纽带,提倡家的情感。所以,共同体能承载公民公益这种形式,伦理体则难以承载公民公益。伦理体更适合中国式的慈善活动。这种慈善活动重在培育熟人网络,表达“爱” 的情感。基于此,可见我国《慈善法》第三条的规定不契合我国伦理体的社会结构,必然会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社会治理
    结果导向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基于江、浙、沪三地的实地调研分析
    李燕 朱德米
    2018, 7(2):  25-35. 
    摘要 ( )   PDF (12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一个由维护社会稳定子系统、公共决策子系统及利益相关者与公民参与子系统所组成的整合性系统,其有效性取决于各子系统功能的实现,而各子系统功能的发挥则有赖于与其输出相伴产生的结果。因此,结果导向的评估理念是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现其直接目标、内在功能与深层价值的必然要求。结果导向的稳评理念的核心包括:民意为重,关注绩效。体现民意的评估结果、以评估结果为依据的最终决策、可行且有效的风险预控措施等是结果取向的稳评理念的基本要求。

    城镇化背景下差异化的城乡住房融合——理论框架与现实路径
    吕萍 藏波 陈卫华
    2018, 7(2):  36-45. 
    摘要 ( )   PDF (12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乡住房市场、权利和制度的系统融合,是经济关系和资源组织方式的自发式优化,有利于显化农户财产和集体资产,增加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城乡双向流动,助推城乡融合发展。本文在系统剖析城乡住房融合和构成的基础上,解构其权利为基底、市场为组织和制度为约束的三层融合形态,进而构建“融合度”的表征体系,对我国城乡住房融合现状进行区域层面的“初判”和城市层面的“精判”。文章分别从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流动两个视角构建低度融合向高度融合、中度融合向高度融合的多维度融合模式,以此提出两个假说:一是融合将提升农村住房财产化收益和集体组织资本化收益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二是融合程度与劳动力流动存在正向关系。针对城乡差异较大且住房融合程度不高的地区,从提高制度安排与实施环境匹配性视角构建差异化融合现实路径。研究丰富了发展中经济体的城镇化演进理论,并从住房权利、市场和制度的泛化角度为助推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政策启示。

    绩效管理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中国省域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盛明科 孟佳
    2018, 7(2):  46-55. 
    摘要 ( )   PDF (12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科技创新绩效高低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准,国家的创新离不开各省域的创新。客观、科学、全面的评价中国各省域科技创新绩效对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了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域的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数据,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了各省域科技创新绩效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10年间,国家整体的科技创新绩效变化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但是各省域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差异,处于科技创新绩效增长的省域,绩效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科技技术进步,而综合技术效率中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发挥的促进作用很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各省域按地区划分进行分类讨论,发现东部地区的科技创新绩效高于中部和西部,拥有沿海开放城市的省域科技创新绩效明显高于拥有经济特区的省域,直接证明了科技进步是促进科技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各省域科技创新绩效变化的趋势提出了通过提高技术进步指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打造自主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集群、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来提高科技创新绩效的若干建议。

    “一带一路” 战略与合作治理效果——基于市场分割影响出口效益的实证分析
    肖涵 葛伟
    2018, 7(2):  56-67. 
    摘要 ( )   PDF (11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带一路”是一项开放的宏观战略,通过开放性和规范制度建设促进合作治理。本文利用2011-2016年31个地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等定量研究“一带一路”战略影响出口效益的机制,考察其促进合作的效果:“一带一路”战略提高了18个重点地区的出口效益;当控制市场分割程度,出口效益值变小,但对13个非重点地区的出口效益没有影响,即“一带一路”战略通过降低市场分割提升了出口效益;最终基于市场分割指数、平行趋势检验等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实证结果一致性。但研究显示,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出口效益有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强化合作治理。

    研究综述
    我国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路径研究现状与主题脉系——基于CSSCI 来源期刊(2002—2016) 的可视化图谱分析
    戴祥玉
    2018, 7(2):  68-79. 
    摘要 ( )   PDF (12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归纳、提炼卓有成效的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路径,是深入开展治理创新研究所面临的重点课题和现实问题。为从整体上客观把握我国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路径研究的宏观图景和主题脉系,文章以2002—2016年CSSCI数据库收录的163篇相关主题的期刊论文为数据源,运用传统计量分析方法和CitespaceⅤ软件,对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路径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路径研究整体数量和质量趋于稳定发展,研究分期和知识结构趋于明显,但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目前该领域研究主要集中于地方政府创新行为与系统优化路径、治理权力规范与绩效管理路径、治理技术创新与平台建设路径、治理结构调整与协同合作路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与发展路径五大主题,随着未来研究的深入,系统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的治理创新路径和实施机制设计将成为研究热潮。

    政策能力: 理论综述及其对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启示
    刘鹏 王中一
    2018, 7(2):  80-88. 
    摘要 ( )   PDF (10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相对于传统的国家能力和政府能力而言,政策能力是近年来西方学界所提出的一个新兴概念和理论体系。本文通过梳理西方学界对“政策能力” 概念的解释,总结出其对于“政策能力”概念界定的三个层面,并从三个角度将其与国家能力和政府能力进行异同比较。同时,指出了政策能力测量的结果、产出和输入三种不同路径,并重点介绍了政策能力的嵌套性评估框架。此外,本文还试图归纳已有实证研究文献所提出的影响政策能力高低的四个方面来源。最后,本文尝试在中国的政策情境下探讨“政策能力”研究对中国政策研究的启示。

    治理环境争议: 一项分析框架
    李延伟
    2018, 7(2):  89-96. 
    摘要 ( )   PDF (10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争议作为一项治理性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已得到来自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关注。一些规划学者称之为难以“驾驭性议题”或者“邪恶性议题”,足以说明治理环境争议的复杂性和艰难性。本文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梳理来自不同领域学者对于环境争议治理的研究,以方便感兴趣的学者与实务者可以了解并熟悉该领域;二是基于学者们的研究,我们构建一个自己的分析框架以便更好地描述政府治理环境争议的战略。该分析框架发现六种不同的环境争议治理战略:单边走、削弱、减压、放弃、合作与引导。这六种不同的治理战略全面地展示了环境争议议题所可能采纳的治理战略。更为重要的是,该框架超越了环境争议解决的“零和游戏”思维,启发治理与公共政策学者从合作与引导的视角分析复杂性议题的解决。分析框架是学者们促进理论发展与增强个人学术影响力的主要工具,更是进一步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期待该分析框架能够被更多学者使用,以促进其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