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0年 第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3-17
    国际前沿
    管理政府合同外包:基于国外文献的综述
    陆家欢
    2020, 9(2):  3-17. 
    摘要 ( )   PDF (10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20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改革以来,合同外包已经成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政府通过合同方式来向第三方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并且依靠第三方组织来向公民提供服务。与传统的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模式相比,合同外包模式给政府公共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第三方组织之间的合同关系,从而向公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是当代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十年来,国外公共管理领域对于政府合同外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于合同外包管理的认识。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相关文献,并具体介绍了管理合同外包的分析思路以及主要任务,以期对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启发。

    城市治理研究
    城市边缘社区居民利益诉求表达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感知价值视阈的分析
    郭雪松 赵慧增 张文芳
    2020, 9(2):  18-32. 
    摘要 ( )   PDF (10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边缘社区作为城乡之间的过渡地带,社区配套设施薄弱、流动人口多和人口密度大等特点导致社区矛盾凸显,在社区发展过程中,涉及较大范围居民切身利益的政策常因多元主体协商沟通机制的不完善引发诸多社会稳定问题。本文在对感知价值理论进行修正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边缘社区的特征构建了居民利益诉求表达行为意向模型。以西安市方新社区天然气供给为例,依托实地调研,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了城市边缘社区居民利益诉求表达行为意向的现状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整体感知价值较高,且更倾向于通过协商沟通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但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和社区信任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实证结果表明,感知价值是居民采取权益性诉求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服务价值在感知价值三个维度中对行为意向的作用最大。满意度和社区信任是影响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向的中介变量,存在“感知价值——满意度——行为意向”和“感知价值——社区信任——行为意向”双路径驱动,相较于满意度,社区信任更能对行为意向产生影响。由此,本文提出了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和提升社区信任等促进社区有效治理的建议。

    基于治理能力提升的城管绩效考核:一个层次分析法应用
    秦晓蕾 陆登高
    2020, 9(2):  33-42. 
    摘要 ( )   PDF (8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以地方政府占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城市治理格局中,城管部门成为维护城市管理秩序,让城市治理实现法治和良治的关键部门。事实上,城管部门在履职中困境重重,城管暴力执法等负面新闻使城管形象跌入谷底,城管部门整体治理能力亟待提升,而绩效考核系统则成为加强城管内部管理,提升治理能力的突破口。绩效考核系统的精细化设计,使得考核指标成为控制城管部门行政行为的指挥棒,实现城管人员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本研究以C市城管局为案例,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预测法等方法,探索性地构建了提升治理能力的城管绩效考核模型,模型重点关照两方面能力考核,即”城市管理业绩”维度和“内部运行”维度,主要指向城管行政执法能力和管理能力考核;“社会大众满意度评价”和“学习与发展”维度主要指向公共服务能力考核。该体系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该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城市治理实践,通过提升内部治理能力,推动城市治理实现:城市管理秩序井然、城市生活环境干净整洁、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公共管理的经济分析
    区域抗逆力视角下政府财政支出资金效率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王丹丹 朱华桂
    2020, 9(2):  43-54. 
    摘要 ( )   PDF (10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突发灾害因其复杂性、连续性、多样性成为无法忽视的问题,提升财政支出资金利用效率、构建应急管理能力是减少灾害损失的根本举措。为研究政府财政支出资金建设区域抗逆力的有效性,基于QSB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区域抗逆力建设效率的时序变动特征与空间演化过程进行了测度与分析,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财政支出资金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与分布特征予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资金综合效率呈现平稳发展、总体上升的态势;财政支出资金全要素生产率逐年下降,其中防灾技术和综合抗灾能力是引起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因素;突发灾害存在滞后效应与叠加影响。最后,本文从政府、社会、企业以及社区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轻推式干预未被中国广泛运用的原因:行为经济学分析
    黄湛冰 刘磊
    2020, 9(2):  55-68. 
    摘要 ( )   PDF (10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轻推式政策干预近年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不断扩大,但在我国却比较有限,识别造成此差异的行为原因对降低我国政策干预成本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将我国社会划分为管理群体和被管理群体,管理群体再细分为核心和非核心决策层,依据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分析发现,不同于西方国家民众将轻推视为对自身权利的限制而予以反对,我国被管理群体会将轻推视为放权和福利提升而予以支持,在我国运用轻推具有潜在的体制优势;但对于管理群体中的非核心决策层,实施轻推式干预对其意味着损失,在损失规避作用下该群体不支持甚至反对轻推。综合两类行为反应,轻推在我国未来的运用前景不确定。但核心决策层如果注重政策干预的成本收益,持续弱化来自非核心决策层的阻力,我国的轻推运用将有广阔前景。

    官员更替、 政策不确定性及其经济效应——中国情景10年研究回顾与展望
    王贤彬 黄亮雄
    2020, 9(2):  69-81. 
    摘要 ( )   PDF (9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有效促进了官员激励,各级领导官员积极地致力于经济发展。正是因为地方官员所具有的巨大权力及其积极作为,在中国不定期的领导官员更替情景下,官员更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政治和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地方官员更替引起政策不确定性的理论视角,系统性地梳理已有研究脉络,提炼出官员更替产生不确定性的理论逻辑,进而依次从官员更替对宏观经济增长、地方政府财政金融政策与行为、企业运营存续与市场风险、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企业如何应对官员更替的不确定性等话题进行了总结与述评。我们构建起官员更替产生不确定性,进而对企业等辖区微观主体动机与行为产生影响的逻辑框架。总的来看,中国官员更替引发政策不确定性现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也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公共管理学科建设
    中国行政管理学科建设的未来之路——基于国内外12所行政管理学科顶尖高校的实证研究
    祁凡骅 林欣
    2020, 9(2):  82-96. 
    摘要 ( )   PDF (10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比较是明鉴的有效路径。本文选取国内外行政管理学科12所顶尖高校,从学科基础设置、培养目标与人才定位、研究方向、师资力量、学位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入手,对比分析国内外行政管理学科建设差异,发现我国行政管理学科建设存在学科定位缺乏全球化视野、课程体系缺乏中国方案的内容、师资力量缺乏国际化、学生公共服务精神培育不足等问题。面对问题,本文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四大着力点,即确立新时代行政管理学科发展战略定位、构建基于中国方案的行政管理是学科体系、打造世界一流的行政管理学科平台、搭建行政管理学科的大数据治理教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