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2年 第1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2-11-17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公共管理学科高质量发展
    本刊编辑部
    2022, 11(6):  3. 
    摘要 ( )   PDF (6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迈向自主知识体系的自主概念建构: 跨学科观点
    刘守英 李维安 唐世平 王绍光 王天夫 辛向阳 徐勇 薛澜 燕继荣 杨光斌 张文显 周黎安
    2022, 11(6):  4. 
    摘要 ( )   PDF (13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编者按】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繁荣至今,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已成为必要和可能议题。值此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5周年之际,为加快建构中国公共管理与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杂志邀请社科领域的杰出学者召开“迈向自主知识体系的自主概念建构: 跨学科观点”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主要讨论社会科学如何提出自主性的概念,特别是如何用跨学科方式提出新概念,同时又如何在跨学科研究中坚守本学科边界等基础且重要性议题,力邀(拼音排
    序)刘守英、李维安、唐世平、王绍光、王天夫、辛向阳、徐勇、薛澜、燕继荣、杨光斌、张文显、 周黎安等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从不同角度对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专题研讨1
    区域政府间协同如何发生?——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的案例研究
    陈子韬 李俊 吴建南
    2022, 11(6):  23. 
    摘要 ( )   PDF (14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基于汾渭平原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案例,从事务属性、起始条件、机会窗口、机制设计、协同过程、协同结果六个方面,展现了中国政府间协同的实践过程。研究发现,中国情境下政府间协同的特点包括:(1)中央政府的参与发挥积极作用,作为地方政府间协同的“破冰人”, 既出台区域政策,又承担调解员和监督员的角色,维系政府间协同的开展。(2)地方政府间协同需要以局部小胜逐步强化地方政府的协同意识,以小范围协同促成整体协同,并在协同结果反馈和协同过程调试的循环推进中实现协同的深化。(3)利益是政府间协同的核心锚点,信任是协同实践能够有效开展的推手。为强化区域协同治理实践,建议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角色,重视专项行动的小胜,强化利益共享。 

    横向合作与纵向干预: 府际合作如何影响环境治理?——基于三城市群的比较研究
    李智超 李奕霖
    2022, 11(6):  36. 
    摘要 ( )   PDF (14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跨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环境污染的地理边界往往会突破治理的行政边界,城市群已成为应对环境问题负外部性的有效治理单元。基于制度性集体行动的理论视角,使用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检验横向合作与纵向干预,对区域环境治理绩效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上级政府通过纵向干预形成的正式安排,成为提升区域环境治理绩效的关键;环保支出在府际合作与环境治理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形塑了城市群环境治理绩效的异质性。在理论上,制度性集体行动框架中所演绎的“集体行动困境”, 在中国情境中依然具有解释力,而中国行政体制下的纵向干预则为其提供了新的实践视角。
    动机与能力: 成都平原经济区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政策研究
    刘燕 叶晴琳
    2022, 11(6):  49. 
    摘要 ( )   PDF (19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属地治理模式在解决具有扩散性与区域性的负外部性环境问题时面临挑战,跨行政区的协同治理成为区域环境治理的创新模式。对处在经济发展期和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形成过程的经济区而言,如何驱动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以成都平原经济区为例,综合运用政策文本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围绕“动机能力”的二维框架探讨政策演变、政策动机、政策行动和政策网络。研究结果表明,动机和能力是影响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关键因素。成都平原经济区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受到上级政府命令和核心城市推动的影响,具有政治和经济动机;但绝大部分城市在大气污染协同治理中呈现出有心无力、有力无心或被动协同的状态,网络结构表现为核心边缘结构。大气污染协同治理需综合考虑各行动者的动机与能力差异,谋求共同利益并推进资源互补,推动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常态化。
    专题研讨2
    中国乡村振兴过程中 “制造亮点” 的多层级逻辑——基于中部桥镇的案例研究
    李尧磊
    2022, 11(6):  60. 
    摘要 ( )   PDF (15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背景下亮点工程的形成与存续意味着国家下乡财政资源的配置错位与使用低效。基于多层级治理理论构建包括中央政府、县级政府、乡镇政府与村级组织在内的研究框架分析乡村振兴过程中“制造亮点”的多层级逻辑。通过桥镇的个案研究发现:在亮点形成阶段,中央政府的“粗线规划”逻辑向地方政府释放出示范点打造的政治压力,县级政府分派示范点打造指标并提供专项资金支持的“行政动员”逻辑进一步放大了这一压力,乡镇政府在上级任务压力基础上自我施压的“加压执行”逻辑与有限治理能力的内在紧张最终促成亮点的形成,村级组织的“积极配合”逻辑则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助推作用;在亮点存续阶段,分别表征县级政府与中央政府监督权力使用低效的“软化约束”与“抓大放小”逻辑构成亮点能够长期存续的重要外部条件。消解亮点
    的负面效应,需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善于向沿海发达地区学习、尊重基层民众的主体性地位、注重规划引领,以此不断提升示范点打造的可复制性、可推广性。 
    身份认同、 乡村治理与返贫阻断——基于脱贫村创业减贫实践的多案例研究
    李晗冰 王志涛
    2022, 11(6):  77. 
    摘要 ( )   PDF (18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身份认同的视角,本文将脱贫村在创业减贫实践中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体系和返贫阻断长效机制的过程整合到一个概念框架之中,并将这一构建过程理解为个体和组织(村庄)的身份转变和身份认同过程。本文选取脱贫攻坚中成果突出的四个村庄作为研究案例。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提炼归纳出身份认同、乡村治理和返贫阻断的关键要素与主要构念。研究发现:(1)村庄的创业减贫过程实际上是脱贫攻坚过程的有效实现形式,创业减贫嵌入乡村治理体系之中,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2)创业减贫的内在逻辑在于各村庄的自适性创新,在政府主导、企业帮扶和新乡贤协调的基础上运用创业减贫工具,不断进行制度厚化和提升乡村治理能力;(3)随着创业减贫的持续推进和乡村治理体系的逐步完善,个体和村庄的身份转变协同并进,朝着身份认同均等化的方向发展。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拓展了创业减贫和身份认同等理论,并为建立阻断返贫的长效机制和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指导。 
    “权力 利益” 视阈下的乡村产业治理逻辑——基于L村罗汉果产业开发的个案考察
    唐煜金 唐重振
    2022, 11(6):  96. 
    摘要 ( )   PDF (16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项目进村”和“资本下乡”的不断推进,剖析基层政府、工商企业和乡村居民在乡村产业治理中的行动过程和行动逻辑,对推动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乡村产业开发的主体特质、制度安排和资源特征,根据“权力利益”分析框架,基层政府、工商企业以及乡村居民的权力与利益分别可以概括为项目调控权与政绩考核达标、承办经营权与产业规模收益、乡土话语权与个体家庭收入。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考察L村罗汉果产业项目规划、落地经营和红利分配三个阶段性场景,发现基层政府、工商企业和乡村居民三者间的资源互补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但由于彼此间“权力利益”的异质相关及互动失衡,策略性与自利性构成了三者参与治理的行动逻辑,并进一步引发了产业内卷化和治理无序等风险。因而,应引入权威、强力的外部力量,对治理主体之间的“权力利益”关系进行整体性调适,规范权力行使,协调利益冲突,保障乡村产业治理的有序有效。 
    乡镇政府负担生成的三重机制—— 一个组织学的解释框架
    栗伊萱 刘文璋
    2022, 11(6):  111. 
    摘要 ( )   PDF (16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厘清乡镇政府负担的生成机制对减轻基层负担,提升组织效能至关重要。基于全国六个乡镇的田野调查,本文从乡镇政府所处的组织环境切入,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识别了乡镇政府负担的生成机制。从组织学视角研究发现:乡镇政府负担的产生是乡镇政府服从科层体制、回应社会问题和内部激励失灵三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乡镇政府所处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运行中生成了自上而下的制度性负担和自下而上的回应性负担两种外部负担。作为对外部负担的一种应对, 乡镇政府运作中的激励失灵又生成了内部负担。外部负担是乡镇政府所处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运行中出现“异化”的结果,内部负担则是乡镇政府应对外部负担的一种适应机制,前者为后者的产生和持续提供了“合法性”空间。本文的研究表明乡镇政府负担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深刻根植
    于乡镇组织系统的运作之中,即负担是被有意“建构”的。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基层持续减负却越减越负”的“减负悖论”,也有助于探寻有效破解基层减负症结的治理之道。 
    论文
    从话语到共识:话语如何影响政策制定——以平台经济监管政策为例#br#
    #br#
    丁煌 梁健
    2022, 11(6):  126. 
    摘要 ( )   PDF (16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话语理论,以平台经济监管政策为例进行话语分析,公共政策可被理解为“话语共识”,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即是动态的话语共识化过程。焦点事件触发了针对政策问题的话语表达,来自不同政策主体的多元话语流形成应调整政策的共识;在公共能量场,多元话语流整合为具有更完整意义建构和叙事能力的话语束,在话语束内部存在对政策问题如何处理的初步共识;在话语企业家的推动下,决策者注意到话语束所呈现的主流意见并最终作出共识性决策;政策执行影响了政策环境,将形成新的话语流进入新一轮的政策制定话语过程中。
    邻避设施决策的公共价值失灵危机及其治理——基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实证考察
    韩金成
    2022, 11(6):  141. 
    摘要 ( )   PDF (16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有文献未能全面廓清邻避设施决策失败的成因,本文提出应从公共价值失灵角度对邻避设施决策全过程展开分析评估。研究依据波兹曼提出的公共价值失灵标准,以A市J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选址案例为研究对象,阐释了地方政府邻避设施决策的公共价值失灵问题及其重塑实践。 研究发现,社会公众与地方政府、特许经营企业之间具有价值偏好的高异质性、价值需求的强冲突性和价值共识的难达成性的特征,引发J项目决策由内而外在三个不同主体层次出现公共价值失灵问题。A市政府采取的J项目决策改进路径呈现出丰富的公共价值重塑意涵,大幅缓解了各主体层次的公共价值失灵问题,为有效化解邻避危机提供了善治样本。本文还根据J项目决策全过程中出现的公共价值失灵问题与采取的公共价值重塑实践,推演并建构了邻避设施决策公共价值失灵风险
    图谱与公共价值风险管理账户,既拓展了公共价值理论的研究视野,对各方认识和解决邻避问题也大有裨益。 
    研究综述
    公民共同生产行为:文献评述、研究框架与未来展望
    吴金鹏
    2022, 11(6):  156. 
    摘要 ( )   PDF (15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民的共同生产行为是影响公共服务质量和公共政策执行的关键因素。基于对国内外既有文献的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公民共同生产行为的概念核心是公民为公共服务的设计与供给直接投入一定程度的资源;主要采用列举共同生产行为形式的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可以划分为公民个体、公共服务组织、社会环境因素和公共服务性质四种类型;公民共同生产行为在发挥正向效应的同时,也存在阴暗面。本文构建起公民共同生产行为“前因行为结果”的研究框架和具有嵌套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未来研究应该深化概念结构维度与测量方式,拓展前因、结果变量的作用机制,加强中国情景下的本土化研究,开展不同情景下的差异化研究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