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当前位置: 两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表僚主义” 论 
    张乾友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5): 3-13.  
    摘要766)      PDF(pc) (1209KB)(609)    收藏
    官僚制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存在形态也随着社会的演进而发生着变化。 传统上,官僚制存在于一个静态的世界之中,通过照章办事的方式适用一套设计完美的规则,以此 来分配资源,并为世界提供秩序。但同时,由于现实的复杂性,官僚经常无法严格适用规则,从而 催生了官僚主义。当代社会呈现出了急剧变动的特征,官僚制随之转型为技术官僚制。技术官僚自 视为社会的医生,其使命是通过改革来解决在社会的变动中呈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表格成为技术官僚建构问题、分析原因和寻找对策的基本工具, “表僚主义”也由此而生,使得通 过表格来建构问题和采取改革行动成为当代官僚机构的一大行为特征。 “表僚主义”是科学的乌托 邦,认识到这一点要求我们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政府注意力分配研究述评: 理论溯源、现状及展望
    孙柏瑛 周保民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5): 156-168.  
    摘要646)      PDF(pc) (1361KB)(657)    收藏
    信息过载的常态化使得注意力分配成为决策研究的核心关切。综合来看,心理学、组 织学和政策科学领域的相关成果构成了政府注意力分配研究的三大支柱,分别起到了微观基础、演 化情境和框架支撑的作用。然而,当前政府领域的注意力分配研究存在起步较晚、理论匮乏、碎片 化等问题。清晰梳理现有知识成果是改进研究现存问题的关键所在。理解当前政府注意力分配研究 可从政策、组织、个体三个层次着手,形成三个对应的主题领域,即以注意力分配为要点的政策分 析、组织行为中的注意力竞争现象、以注意力分配为核心的官员决策机制。为推进政府注意力分配 理论的体系化发展,未来研究可围绕形成本土化理论分析框架、推进各层次研究相互贯通、探索注 意力分配优化策略三个方面展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数据治理机构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基于山东两地市的案例分析
    赵丹宁 郭晓慧 孙宗锋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3, 12 (1): 156-168.  
    摘要620)      PDF(pc) (1380KB)(1320)    收藏
    本研究借鉴组织理论搭建数据共享困境生成机理的分析框架,以山东省J市大数据局和 W 市大数据中心为对象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数据提供部门碎片化与数据标准差异、数据安全与风险规避等共享困境对两种机构的影响程度不同。究其原因,两种机构在制度环境变化中所面临的数据共享交易成本不同,具体包括数据共享技术成本、问责能力、部门利益与内部激励等方面的显著差异。交易成本的动态变化导致差异化的数据共享结果,由此本文从结构与制度维度提出数据治理机构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的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复杂情境下系统性政策问题的应对:政策组合理论的研究评述
    张剑 李鑫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3): 155-168.  
    摘要606)      PDF(pc) (751KB)(743)    收藏
    随着政策情境日益复杂多变、突发性风险的渗透与扩散加速,传统政策实践中单一政策工具或多种政策工具的简单叠加已难以实现系统性政策问题的有效应对。近年来,基于“组合”视角,综合利用包括多种目标和手段在内的复杂安排以优化政策设计成为学界研究的重要议题。现有研究在基础理论和实证分析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面临研究对象复杂且动态变化、政策领域
    相对狭窄、应用场景有待拓展等挑战。中国一系列重大战略的部署和实施形成了丰富的政策组合场景,亟须通过理论研究为政策组合的设计、实施与评估提供解释和指导。本文从政策组合的发展沿革、形成机制、运用方式、深化路径等方面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系统回顾,旨在较为全面地介绍政策组合的理论演进、主要议题及未来拓展方向,为国内公共政策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街头官僚优先处置何种任务? —一项基于离散选择实验的任务选择逻辑研究
    赵继娣 何彦伟 汤哲群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4): 69-84.  
    摘要600)      PDF(pc) (1530KB)(351)    收藏
    街头官僚在日常工作中不得不应付繁重的工作量、角色冲突和有限的资源,在这些约 束下,他们处理问题的通常方法是优先选择处置一些工作任务而忽略其他任务。在决定优先考虑什 么任务时,街头官僚通常会运用自由裁量权对众多任务进行评估。然而,到目前为止,街头官僚的 任务选择逻辑仍是一个黑箱,学界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哪些任务属性影响街头官僚的任务选择以及 如何影响任务处置。因此,本研究基于街头官僚理论、政治势能理论等构建了理论分析模型,假设 街头官僚会通过领导重视、政策模糊、资源支持、绩效纳入这四项核心任务属性对任务优先处置顺 序予以决策。城市管理执法人员 (简称 “城管”)是街头官僚的典型代表,我们通过在上海市城管 样本中开展离散选择实验和访谈研究来测试任务属性的影响力,旨在厘清街头官僚在任务执行中的 选择逻辑。研究结果表明,在决定处置哪些任务时,政策模糊性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模糊程度高 的政策在执行时可操作性较弱且存在潜在风险,因而城管特别倾向于置后相应任务、优先考虑相对 明晰的任务。其次,绩效设置影响任务选择,通过量化绩效考核目标建立任务执行和绩效之间的联 系,形成激励和问责双重作用机制,强化了与绩效挂钩任务的选择与处置。资源支持也是一个显著 的因素,但影响程度相对较轻。相比之下,不同于理论推导及直观共识,领导重视的影响反而最 弱。此外,街头官僚的选择性执法行为也存在群体差异性。最后,讨论了本研究发现对于规制选择 性执法行为、降低政策执行偏差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形象包袱: 基层疲态现象的 一个经验解释 
    魏景容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5): 32-41.  
    摘要585)      PDF(pc) (1217KB)(687)    收藏
    疲态是当前基层较为突出的一种现象。基于田野调研经验案例,从形象视角对基层工 作人员如何受到内外因素影响而形成压力进而身心疲态进行深度分析。研究发现,面对上级任务和 社会公众诉求,基层工作人员为塑造 “好干部”和 “好政府”的形象而形成过度的压力,并由此导 致基层工作人员疲态。我们将这一压力称为 “形象包袱”。考核和评价在任务、诉求和 “形象包袱” 之间起了中介作用。“形象包袱”为上级领导和社会公众创造了机会主义空间:助长上级领导规避 责任、社会公众闹大谋利,最终导致基层工作人员身心俱疲。放下 “形象包袱”,需要强化领导干 部责任意识及对其权力的监督、探索数字化考核、完善投诉处置制度设计。研究突破了既有基层疲 态影响因素研究的政府内部视角,强调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为基层疲态缘何发生提供一个新的解释 视角。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在公共服务中感知国家——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公共服务路径
    李俊清 付秋梅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3): 3-15.  
    摘要583)      PDF(pc) (266KB)(448)    收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由国家、公民和制度构成的国家认同。国家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内在地表达国家的存在并强化合法性,成为形塑“积极的公民身份”的基本方式,并为培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现实路径。从公共服务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过程,发现其存在从感知到满意再到认同的情感递进逻辑。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时代,提出建立可容纳多元诉求的公共服务需求体系、精准高效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完善的公共服务内容体系,以强化公共服务纽带,进而铸牢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论政府治理现代化
    张成福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3, 12 (1): 3-18.  
    摘要556)      PDF(pc) (1306KB)(904)    收藏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形态转化为现代社会形态的过程。现代化本质体现的是人类自身文明的不断精进和不断超越。政府治理现代化乃是政府治理体系适应社会环境变迁,有意识推进系统变革,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与效能的过程。当代世界政府现代化的动力在于外在治理环境的变化以及政府治理体系内在结构性矛盾的张力。中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与战略在于建立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参与、社会协同、整体协调、回应负责、开放透明、遵循法治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中国政府现代化的成功,需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与理论的指导,坚持党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领导,坚持走内源式发展的道路并以人的现代化为本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何以驱动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 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 
    汪曲 许愉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5): 42-60.  
    摘要536)      PDF(pc) (1393KB)(596)    收藏
    作为加强基层工作的关键,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能力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基础 性作用,激励其担当作为是新时代加强政府组织建设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紧迫议题。对基层公务 员而言,担当作为既是重要的政治品格,也是基础的从政本分。然而,已有研究缺乏中国场景的深 度探索与实践情境的细致解读,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的动态过程与中间机制有待深入挖掘。为此, 基于33位基层公务员和10位利益相关群体的深度访谈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基层公务员担 当作为驱动机制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的核心要素有主体偏好、价值权衡、 行为激励、价值反馈和领导嵌入,存在担当作为发起、形成、确认和回应的意义建构过程。担当作 为意愿发起源自主体偏好,担当作为意愿形成立足价值权衡,行为激励是担当作为的确认条件,价 值反馈是担当作为的产出结果,领导嵌入是担当作为形成与溢出的影响因素。研究探索了驱动基层 公务员担当作为的影响因素与过程机理,对如何完善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激励机制,更好地推动基 层改革发展与创新社会治理具有参考意义和实践启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人工智能时代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管理: 实践应用与理论研究
    陈鼎祥 刘帮成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4): 38-51.  
    摘要506)      PDF(pc) (1704KB)(2407)    收藏
    随着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渗透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深刻改变着现 有的社会发展形态和政府运作方式。文章从实践应用和理论研究两方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公共部门 人力资源管理展开系统探讨:一方面,文章基于当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结合人力资源 管理的核心职能模块,总结和提炼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潜在风 险和相应的风险规避路径;另一方面,文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构建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公 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模型,旨在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跨层次 影响。文章不仅深化了对 “人工智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认知,也有利于推动基于人 工智能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进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公共服务动机对基层公务员主动性行为的影响研究
    元帅 陈志霞 郭金元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3): 52-63.  
    摘要482)      PDF(pc) (247KB)(745)    收藏
    基层政府负重运行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基层公务员的主动性行为对于缓解基层政府治理负荷、提升基层政府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行为公共管理视角,以434名基层公务员为样本,构建并检验了公共服务动机对基层公务员主动性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公共服务动机能够显著激发基层公务员主动性行为,使命效价在二者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正向调节使命效价与基层公务员主动性行为之间的关系,且增强了公共服务动机经由使命效价对主动性行为的间接作用。结论为深化相关研究和激发基层公务员主动性行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启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政策变迁中的反馈机制: 一个“理念-工具”分层框架——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 政策为例 
    熊烨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5): 142-155.  
    摘要463)      PDF(pc) (1376KB)(908)    收藏
    政策变迁受到多重政策反馈机制的影响,基于政策构成角度建构起政策变迁中的 “理 念 工具”双层反馈框架,试图揭示政策理念层和工具层反馈机制对政策变迁的形塑效应。政策的 延续受到理念和工具两个层面的反馈影响,当理念和工具都呈现出负反馈时,则政策难以延续;当 理念和工具存在正负反馈差异,政策是否延续以及何种程度的延续受到工具和理念层面反馈机制耦 合状况影响。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 “减负”政策变迁为例,本文探讨了理念层面正反馈和工具层面 负反馈下的回应性政策变迁模式,即在稳固的信念体系下调整政策工具以回应政策工具失效和环境 新变化。对反馈机制进行分层有助于深入政策变迁中反馈机制的复杂性和交互性,增强对政策变迁 中的 “变”与 “不变”的理论解释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迈向自主知识体系的自主概念建构: 跨学科观点
    刘守英 李维安 唐世平 王绍光 王天夫 辛向阳 徐勇 薛澜 燕继荣 杨光斌 张文显 周黎安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6): 4-.  
    摘要452)      PDF(pc) (1383KB)(1181)    收藏
    【编者按】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繁荣至今,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已成为必要和可能议题。值此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5周年之际,为加快建构中国公共管理与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杂志邀请社科领域的杰出学者召开“迈向自主知识体系的自主概念建构: 跨学科观点”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主要讨论社会科学如何提出自主性的概念,特别是如何用跨学科方式提出新概念,同时又如何在跨学科研究中坚守本学科边界等基础且重要性议题,力邀(拼音排
    序)刘守英、李维安、唐世平、王绍光、王天夫、辛向阳、徐勇、薛澜、燕继荣、杨光斌、张文显、 周黎安等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从不同角度对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什么样的官员容易腐败:腐败成因的组态证据
    邱鸿雨 刘旭涛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3, 12 (2): 71-.  
    摘要439)      PDF(pc) (1315KB)(620)    收藏
    腐败问题是现代政府治理的重要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反腐败工作上通过“抓虎拍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国内现有对反腐案例和经验回顾的文献中,多从非组态的文化视角、经济视角、政治视角研究腐败的成因、机制和路径等,较为缺乏以多重并发条件为基础的腐败路径阐释。因此,基于 QCA定性比较分析的多集合组态和在中等案例数的分析优势,本研究通过对经典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fsQCA),解决 “什么样的官员容易腐败”的理论 “画像”,为预警腐败展示新的组态机制路径。结果表明: (1)权力制约不足仍然是官员腐败的重要诱因;(2)官商关系 “失控”且权力制约度弱的时候腐败发生的可能性较高;(3)官员的晋升预期低时,官商关系和决策权的共同作用下容易发生腐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财政的基础逻辑及其现代操作原则——基于公共管理学视角和需求溢出理论的财政本质论
    刘太刚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4, 13 (2): 18-.  
    摘要429)      PDF(pc) (1281KB)(37)    收藏
    作为贯通或适用于财政实践的全部领域、用以衡量财政活动是否符合财政最终目的的实质性应然行为准则或行动逻辑,财政基础逻辑既是财政本质的体现和操作性表达,也是公共权力的应然逻辑在财政领域的延伸和呈现。基于需求溢出理论的财政本质论———公权保障论,财政的基础逻辑也就是如何通过财政资源的开发和配置来保障公共权力 (财政事权)实现其应然目标的行动逻辑。而现代财政的基础逻辑则是现代国家主权在民的权力逻辑在财政领域的延伸和呈现,也就是循义利他的公共性逻辑在财政领域的延伸和呈现,即根据需求正义来开发和配置财政资源,以保障公共权力实现其根据需求正义来解决人的需求溢出的最终目标。从这种意义上说,财政以公共管理的基础逻辑 (公共权力逻辑)为基础逻辑,是以公共管理之道 (循义利他)统御理财 (包括生财用财)之术的公共管理领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公共治理中的 “价值共创”:以香港的廉洁建设为例
    公婷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3, 12 (1): 28-36.  
    摘要424)      PDF(pc) (1231KB)(665)    收藏
    自21世纪以来,新公共治理的理论与实践逐渐产生影响。它注重公共管理的多元化模式,不仅强调结果,也关注过程,尤其是公共服务中的共同生产与价值共创。它认为,公共服务的最终结果以及这些结果的可持续性并不完全取决于产品或服务本身,更取决于公众对它们的评判,取决于公众的价值取向。在公共服务中,最终是由服务对象来确定和认可服务之价值及存在的必要性,包括他们对服务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因此,公共服务是一个由服务者和服务对象共创价值 (valueco-creation)的过程。本文旨在探讨价值共创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其基本观点,以及给予我们的启示,并以香港的廉政治理为例说明价值共创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实验方法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基于国际期刊发表 (2017—2021) 的系统性文献综述
    李晓倩 戴乐融 刘小雨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4): 151-168.  
    摘要410)      PDF(pc) (3428KB)(790)    收藏
    近五年来,实验研究在国际公共管理期刊的发表数量增长迅速,仅5年的发表总量已 超过5年前历史发表总量的两倍。本文对这一时期 (2017—2021)发表在17本公共管理SSCI期刊 上的252篇实验研究文章以及其中的347个实验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了解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最 新进展和实验方法在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动态,对应用实验方法解决公共管理研究问题的特征有 更清晰的认知。对实验从发表特征 (时间、期刊和作者)、实验特征 (实验类型和实验设计)、被试 特征以及数据特征四个维度进行编码,通过单项分析和交叉分析发现,过去五年有来自美国、荷 兰、丹麦等31个国家的作者参与到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中,JournalofPublicAdministrationRe- searchandTheory 和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 的发文量居首位;实验研究以单实验研究、考 察单个因变量为主,调查实验是最常用的实验类型,被试间设计和多因素设计的使用率更高;被试 类型呈现多样化,其中公共部门工作人员是最常用的被试,被试数量在不同研究间的差异极大;数 据收集方式以线上为主,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是最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通过与五年前 (1978— 2016)发表的实验研究特征进行对比,对未来公共管理研究中实验方法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使命效价对基层公务员工作幸福感的影响:情绪衰竭的中介作用及公共服务动机的调节作用
    葛蕾蕾 陈昱睿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3): 41-51.  
    摘要405)      PDF(pc) (247KB)(605)    收藏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大背景下,基层公务员的使命效价研究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487份基层公务员样本,探究使命效价对基层公务员工作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使命效价能够有效提升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幸福感;(2)情绪衰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使命效价可以通过缓解基层公务员的情绪衰竭状态来提升其工作幸福感;(3)公共服务动机在使命效价与情绪衰竭之间发挥调节作用,当基层公务员具有高公共服务动机时,使命效价能够更好地抑制其情绪衰竭的消极状态,促进基层公务员工作幸福感的提升。以上研究丰富了国内公务员使命效价和公共服务动机的实证研究成果,对基层公务员激励和促进其“心理减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领导重视什么及为何?”: 省级党政决策的注意力分配研究 ——基于 2010—2017 年省委机关报的省级领导批示
    #br#
    陈那波 张 程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4): 85-102.  
    摘要401)      PDF(pc) (1832KB)(474)    收藏
    “工作要推进,领导重视是关键”是中国治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中国的党 政治理过程中,领导的注意力呈现出什么样的分配特征? 批示作为一种制度约束下的治理工具,彰 显着中国特色治理的韧性与灵活性,更具有承载与传导领导注意力的重要特征。本文建立了党政领 导注意力分配的分析框架———注意力的情境制约框架,对2010—2017年间全国26个省委机关报所 刊登的2930条省级领导批示进行了分析,将批示文本中所包含的多重情境要素做了厘定与掘取。 研究发现,议题属性、议题来源、决策执行类型均显著影响着领导注意力分配。我们进一步探究了 不同决策空间中治理资源的特征变量,发现治理资源特征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营商环境优化的政策工具选择与配置——基于中央层面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姜楠 曹现强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3, 12 (1): 96-113.  
    摘要395)      PDF(pc) (4790KB)(873)    收藏
    我国营商环境优化在鼓励地方探索的同时更体现出鲜明的中央政府主导特征。运用内容分析法,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分析2008—2020年170篇中央层面营商环境优化政策,挖掘出1650个政策分析单元、16个案例节点,并将其置于 “政策工具维度 适用领域维度”框架中进行讨论,以揭示我国营商环境优化的整体图景、核心内涵及行为路径。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优化政策制定主体广泛但关联松散。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较多;政策工具侧重分布于政务服务和市场环境领域。按照政府主导、环境塑造、需求回应的程度不同,政策工具选择与配置在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呈现出三种类型。未来应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完善部门间沟通与协调机制;丰富政策工具的种类,加大信息技术的使用力度,提升政策工具的选择性与可组合性;推动政策工具在营商环境优化中的均衡配置,提升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之间的适配水平,以央地实践互动积累经验,最终实现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相邻区如何融入区域一体化合作体系:以长三角经济合作的制度扩散为例
    王路昊 林海龙 杨 梅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3, 12 (2): 3-.  
    摘要394)      PDF(pc) (3986KB)(379)    收藏
    本文旨在解释城市群周边相邻区不断加入既有区域一体化合作体系中的过程和机制。对此,本文引入制度扩散的视角,以长三角经济区为例,探索了地方政府区域合作的制度扩散过程和动力机制。具体来说,本文借助长三角城市政府官网2008—2019年经济领域相关的协议数据,揭示了长三角经济区从16个城市到26个城市的扩散过程,即由前制度化和准备阶段的离散式、有限融入,转向理论化阶段的聚焦式、整体融入,最后到全面扩散阶段的集群式、全面融入的制度扩散过程。以此为基础,本文进一步发现了相邻区融入区域一体化合作的制度扩散机制,即在中央省 城市的自上而下为主的制度压力机制下,还存在多重的次生环境和制度性张力,而城市政府在融入区域一体化合作体系时,能够通过平衡、选择和消解三种策略应对解决。制度扩散视角的引入,也启发我们更多关注区域合作扩散中的多重制度逻辑以及制度扩散背后的形式化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政府公信力变化的微观考察 — 一个典型案例研究
    张 权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4): 52-67.  
    摘要393)      PDF(pc) (1563KB)(333)    收藏
    随着互联网对政治生活的渗透,公众与政府之间互动愈发频繁。现有研究揭示,网络 互动频次与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水平负相关。然而,该结论是否在微观层面同样适用尚未可知。本 研究意在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回应该问题。文章首先进行理论探讨,提出微观层面网络互动影响政府 公信力的理论模型,同时基于信任与合作的等价关系提出识别信任态度变化的四个推论命题。然后 分别以两者作为分析框架和判断依据,对2017年发生于B市D区的火灾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 网络互动确实对政府公信力造成负面影响,过程中主要是四个机制在发挥作用:经验锚定、偏好选 择、信息发酵、顾虑确认。作为对策,政府应该在网络互动中保持对舆情变化的敏感度,讲究回应 策略的同时谨慎使用强制性手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公共管理学科高质量发展
    本刊编辑部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6): 3-.  
    摘要383)      PDF(pc) (641KB)(237)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政府部门间协作的影响因素及其组织逻辑: 基于组织角度的分析
    王铮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3, 12 (2): 43-.  
    摘要369)      PDF(pc) (1258KB)(384)    收藏
    在中国政府组织运行中,存在着大量的部门间协作现象,即主责部门、配合部门围绕某项治理任务进行分工协作以共同完成任务。本文分析了部门间协作形态差异的成因,并指出任务统筹方在部门间协作中的能动角色。部门间协作具有打破固定分工、凝聚治理资源和释放能力信号的组织功能。与此同时,不同的任务属性及其附带的控制要素塑造了不同的协作形态,故而部门间协作形态往往随任务属性和控制要素的变化而不同。在实际运行中,主责部门也常常通过将协作任务与中心任务打包、制造舆论氛围等多种手段主动竞争上级注意力,并以上级注意力强化对配合部门的统筹力度。对不同部门在协作过程中角色差异及其组织机制的考察,有助于增进对中国政府组织内部运行及其逻辑的理解,并对科层组织如何完成任务进行多角度思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构建中国自主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
    孙柏瑛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4): 3-6.  
    摘要353)      PDF(pc) (933KB)(633)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基层城管执法的行动逻辑:从策略到行动的权衡与选择
    杨文明 杨佳玥 刘梦露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3): 116-129.  
    摘要334)      PDF(pc) (406KB)(396)    收藏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基层政府和公务人员成为国家治理的重点。本文聚焦于我国一线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执法过程,以基层城管为研究对象,基于华北地区基层城管样本的质性数据,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究城管的执法行动逻辑。研究发现,基层城管的行动逻辑由“行动策略预估”和“行动策略调整实施”两个前后相继的阶段组成,执法者受到制度规则、组织文化、任务压力、执法场景、执法资源、执法双方特质等因素的影响,体现出“约束条件→权衡过程→策略预判→策略综合调整→行动选择”的完整逻辑进路,并最终形成其执法行动的实际选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公共服务动机可以被形塑吗?——干部教育培训对公共服务动机的影响
    王亚华 肖亚洲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3): 17-28.  
    摘要334)      PDF(pc) (217KB)(279)    收藏
    本研究以中国的干部教育培训影响为例,实证检验培训对公职人员公共服务动机的影响。本研究关注参加短期培训项目对个体公共服务动机水平的影响,通过向参加高校短期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的公职人员发放问卷,建立了319个前后测对应的样本,将前后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并以公共服务动机的变化幅度为被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参加培训前后,学员的公共服务动机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参加培训使学员的公共服务动机整体和各维度水平有所提高;并且公共服务动机的变化幅度受培训效果及课程时长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干部教育培训能够影响个体公共服务动机,说明中国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是提升公职人员公共服务动机水平、激发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干部“为人民服务”内生动力的有效途径。由于干部教育培训是中国特色的重要制度安排,本研究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中国制度优势的内在机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政府注意力分配与政策执行波动——B制革区企业整合重组政策的案例分析
    王惠娜 马晓鹏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3): 130-140.  
    摘要328)      PDF(pc) (228KB)(459)    收藏
    公共政策执行经常出现快速实施与缓慢推进交替的波动现象。本文基于组织注意力理论建构了政策执行波动分析框架,通过对一个制革工业区企业整合重组政策的案例分析发现:政策的模糊性、冲突性以及多重目标导致职能部门注意力并行、中断、偏差,导致执行缓慢,然而,政府注意力的重新分配将推动政策执行从缓慢进入快速。一方面,上级政府通过常规机制和动员机制等纵向传导机制引导下级政府部门的注意力分配,常规机制引导部门注意力并行,政策执行缓慢,动员机制则推动部门注意力聚集,政策执行快速;另一方面,职能部门采取自发扩散和“戴帽”扩散等横向扩散机制推动职能部门的注意力分配,自发扩散机制引导部门注意力并行,政策执行缓慢,“戴帽”扩散机制推动部门注意力聚集,政策执行快速。部门注意力并行和聚集交替导致快慢交替的政策执行波动。该研究有助于从政府注意力理论视角来解释政策执行波动过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政治动员、角色冲突与跨域经济协作
    匡贞胜 王妤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3): 94-106.  
    摘要322)      PDF(pc) (293KB)(330)    收藏
    地方政府无序竞争损害了中国整体经济效率,中央(上级)政府试图通过纵向嵌入的方式强力推动跨域经济协作来破解区域协同发展难题,却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本文在系统区分跨域经济协作与跨域公共事务协作的基础上,融合能动性与结构性分析视角,发现在上级政府强大政治动员下,内嵌于行政区划体系中的制度安排引发了地方政府理性人与代理人角色冲突,妨碍了利益共同体的构建,倒逼出“貌合神离”的合作假象。这意味着在组织资源与组织环境都难以满足的前提下,通过提升政治势能来实现跨域协同的构想,可能会因难以形成内生协作网络而出现政策意外。本文以VM跨界合作园区的运作过程为例,充分展现了高位推动下地方政府间在经济合作过程中的政绩共容难题。本研究丰富了行政区经济与压力型体制理论的应用场景与内涵外延,为跨域治理体系的制度环境建设提供了支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府际交流网络与区域间市场分割——来自省级政府“一把手”异地考察交流的证据
    任皓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3): 80-93.  
    摘要320)      PDF(pc) (2252KB)(506)    收藏
    地方政府间无序竞争是导致我国区域间市场分割的主要制度因素,府际交流网络能否影响地方政府市场分割决策,进而降低省际间市场分割程度?本文使用手工搜集的2004—2017年全国31个省级政府“一把手”异地考察交流数据构建府际交流网络,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府际交流网络结构对于市场分割绩效的影响。本文发现,在府际交流网络中地方政府由于其相对位置差异形成了异质性的网络结构,通过内嵌于网络结构中的社会资本的粘合效应与连接效应对市场分割绩效产生差异化影响:(1)粘合性社会资本与市场分割程度负相关,具有更高粘合性社会资本的地方政府更可能选择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政策,降低市场分割程度;(2)连接性社会资本与市场分割程度呈现“U”形关系,随着地方政府的连接性社会资本的增加,其市场分割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承上启下的公心:领导成员交换对街头官僚服务效果的作用机制
    王晔安 兰菁 郑广怀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3): 29-40.  
    摘要314)      PDF(pc) (306KB)(410)    收藏
    街头官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激发街头官僚的“公心”有助于国家大政方针在基层社会的充分有效落实。本研究将组织公民行为① (OCB)和公共服务动机(PSM)视为街头官僚“公心”的具体表现形式。基于对武汉市473名在社区工作的街头官僚的调查发现,与公共服务动机相比,组织公民行为是更切实有效的承上启下的“公心”,专业官僚的服务效果更多受到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而行政官僚的组织公民行为和公共服务动机更多受到领导成员交换(LMX)的影响。这些发现结合中国的基层治理情境,拓展了公共服务动机和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方向,在实践中有助于推进精准化和专业化的街头官僚管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公民共同生产行为:文献评述、研究框架与未来展望
    吴金鹏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6): 156-.  
    摘要304)      PDF(pc) (1572KB)(301)    收藏
    公民的共同生产行为是影响公共服务质量和公共政策执行的关键因素。基于对国内外既有文献的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公民共同生产行为的概念核心是公民为公共服务的设计与供给直接投入一定程度的资源;主要采用列举共同生产行为形式的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可以划分为公民个体、公共服务组织、社会环境因素和公共服务性质四种类型;公民共同生产行为在发挥正向效应的同时,也存在阴暗面。本文构建起公民共同生产行为“前因行为结果”的研究框架和具有嵌套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未来研究应该深化概念结构维度与测量方式,拓展前因、结果变量的作用机制,加强中国情景下的本土化研究,开展不同情景下的差异化研究四方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技术嵌入、双轨学习与城市治理的机制设计——基于B市基层治理改革的案例分析
    杨宏山 李悟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3): 107-115.  
    摘要297)      PDF(pc) (198KB)(320)    收藏
    技术应用既可以改进城市治理,也会产生新的挑战和问题,而政府学习模式是影响城市治理能力的关键变量。本文构建了城市治理的“双轨学习”分析框架,区分了政府学习的两种类型:问题应对型学习与现象溯因型学习。进而,以B市基层治理改革为案例,观察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的改革历程,剖析政府学习模式的变迁。“接诉即办”改革具有问题应对型学习特征,而“未诉先办”改革更注重溯因学习。城市基层治理不仅要运用技术手段提升问题识别和数据集成能力,也要善于运用溯因学习模式,持续优化机制设计,提升治理模式的可持续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新时代 “人民满意的基层公务员” 画像素描
    李林威 刘帮成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3, 12 (1): 64-80.  
    摘要286)      PDF(pc) (1383KB)(411)    收藏
    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本研究运用关键事件法,选择 《第九届全国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风采录》中171位基层公务员作为行业标杆,基于扎根理论对新时代 “人民满意的基层公务员”的具体内容结构进行理论构建,来回答中国场景下 “人民满意的基层公务员”的典型特征和核心表现 “是什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场景下 “人民满意的基层公务员”的内容结构主要包括政治素质、综合能力、价值观以及服务动机四个维度共19项特征要素,其中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是表层特征,价值观是中间层特征,服务动机是深层次特征和内驱因素。这四个维度不仅反映了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基层公务员的实际行为表现,还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科层制结构和新时代治理情境实现了对基层公务员能力素质的本土化探索,对于精准选拔和培养新时代基层公务员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和实践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改革是怎样练成的?——基于中国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定性比较分析
    徐国冲 潘玲珑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3, 12 (4): 4-.  
    摘要281)      PDF(pc) (1625KB)(230)    收藏
    分析中国历代改革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大有裨益。本文基于主体说、地理说、变迁论及系统论构建一个综合分析框架,重新解释历史上14次改革的影响因素。fsQCA 结果表明,单一条件未能充分解释改革的成败,它是 “初始条件”“外部环境”“改革主体”“变革措施”“制度创新”和“过程要求”这六个条件的组合函数。成功改革有五种组态,可提炼为高效执行模式和集中突破模式,说明较高的过程要求和较强的主体力量是核心条件。失败改革有三种组态,按 “过程要求”的强度简化为弱执行模式和弱变革模式,共同点在于改革主体力量较弱且执行力弱。据此推导出五个理论命题:多因素的互动耦合引发成功改革;强主体的改革容易成功;改革措施、过程要求与创新力度相辅相成;改革呈现历史周期律,王朝初期的改革容易成功;核心条件的缺失致使改革失败。研究启示成功的改革要以制度创新突破历史约束条件,依循合理路径,适时规避风险。本研究尝试把历史带回公共管理学视域,研究我国历史上的改革故事,构建中国式的治理知识体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能否缓解 环保 “逐底竞争”? 
    岳子航 张聪 陶然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5): 75-90.  
    摘要278)      PDF(pc) (1444KB)(428)    收藏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上展开激烈的 “逐底竞争”导致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断恶化。 继 “命令控制型”和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环境信息公开逐渐受到重视。那么环境信息公开在 中国是否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展开的 “逐底竞争”? 本文以自2008年起公众环境研 究中心 (IPE)和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 (NRDC)公布的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 (PITI)作为一 个天然外生冲击,基于2005—2012年282个城市的工商注册等数据与 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构造 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模型 (DID)系统评估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对污染企业注册的影响。 研究发现:(1)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有效地缓解了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展开的 “逐底竞争”,污 染企业注册数量显著下降。(2)政策实施后,本地污染企业的研发投资和融资成本显著上升。 (3)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对于污染企业注册的影响因城市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而异。本文发现畅通监 督机制、保证公共参与是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发挥作用的关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地方政府政策实施方案中的部门行动协同研究——以蓝天保卫战政策为例
    于文嵩 王淑君 蔡小慎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3, 12 (2): 54-.  
    摘要277)      PDF(pc) (2066KB)(170)    收藏
    地方政府的政策实施方案是公共事务治理的重要部分,本研究从自组织运动入手,聚焦于政策实施方案内部的协同机制研究,选择蓝天保卫战政策为例,以101个地方政府的蓝天保卫战政策文本作为数据来源,运用文本数据挖掘、相关分析方法对地方政府大气污染治理中部门、行动的序参量进行了探析,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了协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部门职责角度提出了优化建议。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内部的部门、行动的自组织运动能够形成序参量,序参量引导部门、行动形成协同机制,协同机制由于部门共现、行动关系的过多与不足而存在问题,部门履行科学合理的职责能够充分发挥协同机制的作用,短期且低成本地提升治理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政府资源基础、 注意力分配与政务微博绩效
    樊博 顾恒轩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3, 12 (3): 4-.  
    摘要275)      PDF(pc) (1281KB)(268)    收藏
    随着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不断发展,政务微博已成为地方政府推动政务公开和加强政民互动的重要工具。虽然政务微博数量呈爆炸式增长趋势,但是各城市政务微博存在效果参差不齐、发展差距大等问题。在政务微博绩效的影响因素方面,现有研究忽略了政府注意力分配这一关键因素的影响。基于政府注意力视角和资源基础理论,收集了全国229个地级市政务微博数据和政策发布、会议召开数据,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子样本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政府注意力、政府资源和政府能力对政务微博投入绩效和政务微博产出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注意力分配程度、财政健康水平和资源汲取能力对当地政务微博的投入绩效和产出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数字化能力较弱的城市,政务微博的发展水平更多取决于地方政府财政资源丰富度和财政健康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官员任期、 财政资源与数字时代 地方政府组织声誉建构 ——基于 2 000 万条省级政府网站数据的实证研究
    孟庆国 王友奎 陈思丞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 11 (4): 20-37.  
    摘要273)      PDF(pc) (1523KB)(417)    收藏
    近年来组织声誉管理正成为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但是数字时代中国 地方政府组织声誉建构策略的影响因素却鲜有研究涉及。本文选取政府门户网站作为观察数字时代 地方政府组织声誉建构策略的经验素材,基于2015—2019年31个省份全样本2000万政府网页数 据,利用前沿研究的编码表和随机森林等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对中国情境下的省级政府组织声誉建构 进行测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省级政府组织声誉建构策略会受到主政官员任期 和财政资源等变量的显著影响,促使不同省级政府选择差异化的策略组合。在主政官员任期早期, 地方政府更加重视呈现绩效性和道德性声誉;在任期后期,则更加重视呈现程序性和技术性声誉。 财政资源少的地区,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呈现绩效性和道德性声誉;财政资源多的地区,则更倾向于 呈现程序性和技术性声誉。本文较早地基于文本大数据对地方政府组织声誉进行测量,并初步揭示 中国场景下地方政府组织声誉建构策略的影响因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公共管理研究中的联合实验: 文献回顾、基本原理及结果实现
    陈国良 张书维 陈文娜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3, 12 (3): 152-.  
    摘要271)      PDF(pc) (1550KB)(360)    收藏
    近年来公共管理国际期刊上逐渐兴起一股联合实验研究发表热潮,显示出联合实验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国内公管学者对联合实验方法关注较少,鲜见关于联合实验的公管论文,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方法的推广,也不利于和国际同行及相关学科进行更好的对话及合作。本文通过对公管主流期刊上的62篇联合实验研究 (截至2022年6月30日)进行描述性文献回顾,揭示公管领域联合实验的发表趋势、研究主题、内容特征、研究者区域国别和研究技术细节。随后介绍了联合实验的基本原理、特色及在因变量类型与自变量数量和水平方面的适用条件。紧接着,本文结合两个实例演示如何通过R语言进行联合实验结果实现。最后,本文对联合实验在公管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